香港要闻

香港贵东楼23楼以上15室住户须撤离

疫情疑涉扰流效应 情况与淘大、丽晶花园不同
2020年12月14日,卫生署昨日在贵东楼大堂外设临时检疫站,为全幢大厦居民作快速检测,又在另一出口安排需要撤离的住户到隔离营。(宋碧龙/大纪元)

【大纪元2020年12月15日讯】(大纪元记者张家熙香港综合报导)香港再有大厦部分住客需要撤离。政府抗疫专家顾问、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讲座教授袁国勇14日下午到东头邨贵东楼视察,他指相关的确诊个案可能与与扰流效应相关,贵东楼23楼以上所有15室的住客需撤离到检疫中心。另外,截至14日凌晨零时,香港新增82宗中共病毒(武汉肺炎)确诊个案,77宗为本地个案,累计7,624宗个案。另有3名确诊者离世。

卫生防护中心传染病处主任张竹君表示,东头邨贵东楼新增2宗个案、累计9人染病。至今共6个单位有人确诊,半数单位属15室,其余单位涉及不同室号和位于不同楼层。

袁国勇和卫生防护中心人员下午到贵东楼视察情况。袁国勇指,贵东楼的情况与3月时的大埔富亨邨亨泰楼相似,均可能与扰流效应相关,与丽晶花园及2003年爆发SARS的淘大花园情况不同。

2020年12月14日,袁国勇(中)与卫生防护中心人员到东头邨视察情况,他指贵东楼的疫情可能与扰流效应相关。(宋碧龙/大纪元)

他表示贵东楼的喉管没有损坏、完好无缺,亦没有严重泄漏问题。大厦23、24及29楼15室都有人确诊,最先爆发的2315室有4人确诊,空气病毒载量很高,厕所开抽气扇时,会将较暖空气被抽出室外后上升。2415室的户主表示,其中一名住客曾在厨房打开窗及开抽油烟机煮食,由于2415室的厨房窗口与2315室的厕所非常相近,2415室住户同时打开窗及开动抽油烟机煮食时,厨房会变成负压,将2315室带有病毒微粒以“气溶胶”形式抽进室内,导致单位内住客感染。他呼吁市民,若家中厨房与其它单位厕所较接近,使用抽油烟机时要关窗。

至于2915室有人染疫,袁国勇指病毒原本不应由23楼传到29楼,但由于2315单位的粪便病毒载量高,相信病毒经通气喉上到屋顶,在吹北风时产生“扰流效应”,将病毒吹入2915室。 23楼以上所有15室住客,要撤离至检疫中心。当局会在大厦抽取多个环境样本,包括抽气扇、喉管等。

卫生署晚上在贵东楼大堂外设临时检疫站,为全幢大厦居民作快速检测,又在另一出口安排需要撤离的住户到隔离营。政府已引用“599J章”,要求于11月22日至12月14日期间曾身处东头邨贵东楼超过两小时的人士,须于19日或之前接受病毒检测。政府将安排承办商今日起于东头邨羽毛球场及排球场(近贵东楼地下)设立流动采样站,服务时间为每天上午10时至晚上8时,暂定开放至19日。

跳舞群组累计720多宗个案

其它群组方面,跳舞群组和亚洲国际博览馆检疫中心群组各增两人染病,分别累计720多宗和23宗个案。日出康城第九期工程地盘、沙田一田百货和将军澳—蓝田隧道工程地盘群组各增1人染病,3个群组累计个案分别增至62、15和12宗。

康璟护老院(新蒲岗)和位于太子道西的鸿图老人院分别有1名清洁员和1名院友确诊,防护中心会向两间院舍的院友和员工派发样本瓶,收集样本以作检测。

医管局吁市民尽早求医

医管局公布,截止昨日上午9时,过去24小时有64名确诊病人出院,累计6,266名确诊或疑似病人康复出院。有1,126名确诊病人分别于23间公立医院及社区治疗设施留医,其中46人危殆,71人情况严重,其余1,009人情况稳定。基督教联合医院1名49岁男病人、屯门医院1名有长期病人的69岁男病人、及伊利沙伯医院1名有长期病人的73岁男病人离世。累计117名确诊病人于公立医院离世。

医管局临床传染病治疗专责小组成员胡德超提醒,市民不应误以为年轻患者症状一定较轻微。他解释,不少患者受病毒感染后首星期病征较轻微,可能只出现轻微喉咙痛或低烧病征,以为自己并无大碍,但这些或已是受感染的症状。他又指,感染后第二个星期或出现因子风暴,届时患者情况会转差,许多时候会有肺炎和发烧。

他又指,很多病人被送到病房后躺在床上不觉气喘,以为自己无大碍,但可能已出现“无声缺氧”,血含氧量降至只有80%至90%,直至病人上洗手间后或开始活动时,便会感到气喘。

胡德超说,很多感染病毒需进入深切治疗部的病人,是在发病较后期、感到非常不适才到急症室求诊,其时血氧已非常低,即使给予高浓度氧气仍要插喉,甚至使用人工肺。亦很多患者进入深切治疗部后一至两日对抗体已呈阳性反应,反映已感染一星期或以上。他建议市民,如有发烧、喉咙痛、气喘等症状,应尽快求医,接受病毒测试,越早诊断、越早治疗,效果更好。◇

责任编辑: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