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人祸

大陆首例中共肺炎患者遗体解剖报告公布

图为美国疾病与预防中心刊出的新型冠状病毒的示意图。(CDC网站)

【大纪元2020年02月29日讯】中共肺炎(俗称武汉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日前,中共官方公布了首份武汉肺炎的解剖报告。报告指,死者肺部损伤明显,呼吸道有大量黏稠黏液堵塞,结果招致缺氧。而单用正压氧气治疗却起到反效果。

据报导,专家团队一共完成了11例死亡病例的病理解剖,其中刘良团队负责了9例,年龄由52至80岁,目前已有3例完成了病理的初步诊断。其中一个案例分析在1月25日刊出的《法医学杂志》发表。

报告指,死者肺部损伤明显,肺肉眼观呈斑片状,可见灰白色病灶及暗红色出血,切面可见大量黏稠的分泌物从肺泡内溢出,提示新冠病毒主要引起深部气道和肺泡损伤为特征的炎性反应。

报告提到,肺部纤维化及实变没有SARS导致的病变严重,而渗出性反应较SARS明显。

报告显示死者胸腔积液量不多,淡黄色清亮液体,未见大量胸水产生,提示胸腔病变并非浆液性炎症为主。

《北京青年报》报导,刘良说,肺炎的病变目前看肯定不止损害肺,还包括免疫系统和身体其它器官。目前看,肺泡的功能可能受到损伤,气道又被黏液堵住,临床上会出现缺氧的表现。所以要改善人的缺氧状态,保持气道通畅,必须对黏液进行稀释或者溶解。

刘良介绍,一些死者的肺部切面上,能看到有黏液性的分泌物。他表示,如果黏液成分没有化解,单纯用给氧的方式,可能达不到目的,有时候会起反作用。正压给的时候可能会把黏液推得更深更广,会加重患者的缺氧。

在一线参与救治的专家、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龚作炯26日在医学论文平台MedRxiv发表文章,详解25个死亡病例。文章指,患者肺里有大量黏液,氧气无法进入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输氧也无法吸收,最后窒息而死。

“目前《报告》看是大体检查结果,看来确实是肺部炎症损伤严重,有纤维组织及粘液产生,可能镜下诊断还没出来,还得等。”一位北京病理科医生告诉《财经》记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在《医学病毒学杂志》发表研究,指在一名肺炎患者身上发现,该病人左眼患红眼症,右眼没此症状,该患者入院前无红眼症。研究学者指可有两大结论,其一红眼症与武汉肺炎有关,其二存在眼部传染新冠状病毒的风险。

责任编辑:许梦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