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保护国家战略资产 意总理三阻中资收购案

自今年2月执政以来,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的政府三次阻止中资企业收购意大利战略资产。图为德拉吉。(Andreas Solaro/AFP)

【大纪元2021年11月27日讯】(香港大纪元记者温妮综合报导)11月23日(周二),意大利政府否决了中国企业在意大利的一项收购案。这是意大利总理马里奥‧德拉吉(Mario Draghi)今年2月执政以来第三次阻止中资收购计划。

浙江晶盛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晶盛机电)周二发布消息称,意大利政府拒绝了该公司的合资计划。晶盛机电计划与美国应用材料(Applied Materials)香港分公司成立合资企业,收购应用材料在意大利的丝网印刷设备公司。

据路透社报导,两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罗马政府否决这项交易是担心中资收购后会对意大利战略性半导体行业产生影响。该决定是在11月18日内阁会议上做出的,工业部长乔杰堤(Giancarlo Giorgetti)提出否决建议。

相关文件显示,晶盛机电计划成立的合资企业还打算收购应用材料公司在新加坡的晶圆设备业务及其在中国的资产。应用材料公司生产的产品包括用于制造半导体和其它高科技组件的机器。

早在2012年,意大利引入并经修订的《黄金权力法案》(Golden Powers),赋予意大利政府特别权力,保护“对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资产”免于落入非欧盟成员实体之手。

另据2020年引入的一项临时规定,《黄金权力法案》也可针对欧洲实体,但这项临时规定将于今年12月31日到期。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意大利政府计划将临时规定延长至明年6月30日,其中包括一项措施,即迫使欧盟和非欧盟竞购者购买战略公司10%及以上股份时,必须寻求政府批准。

自2012年有了《黄金权力法案》以来,罗马政府已经5次阻止外资购买意大利企业,其中4次涉及中资企业,最后3次发生在现任总理德拉吉执政的9个月内。

除上述收购案外,今年3月31日,德拉吉内阁阻止了有中共官方背景的深圳创疆投资控股公司收购米兰半导体设备生产商LPE70%的股权,并在10月19日阻止了中共央企附属企业先正达收购蔬菜种子生产商Verisem。先正达集团原为瑞士公司,2017年被中国化工收购,并于今年5月随中国化工并入中化集团。

中共曾秘密收购意军用无人机厂商

11月中旬,多家媒体披露,意大利当局正在调查中共秘密收购意大利军用无人机厂商案。3年前,中共政府控制的一家香港企业,在意大利政府不知情的情况下,收购了意大利军用无人机制造商阿尔卑(Alpi),并在收购后不久开始将阿尔卑的知识和技术向中国转移。

这起收购案是意大利当局在调查另一起案件时无意间发现的。阿尔卑公司除生产轻型飞机外,也制造意大利空军在阿富汗使用的“Strix”迷你无人机。这款无人机可由背包携带,单人操作,具备夜间侦察功能。

意大利警方在调查中发现,马迩斯(香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注册不久后,即于2018年7月以400万欧元买下阿尔卑75%的股份,随后投资150万欧元。

警方认为买家出价过高,经追查发现,其背后金主是中共央企中车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省无锡市政府控制的一个投资集团。警方认定马迩斯是中共政府为收购阿尔卑而成立的空壳公司。

目前警方已获得阿尔卑在股份出售前与潜在买主协商将技术转移到中国的证据。在意大利,转移军用技术并在外国生产须经政府批准。目前意大利当局正在调查阿尔卑是否应就资产出售通知政府,以及该公司是否已转移相关技术,并开始在中国生产。

多年来一直追踪中共对欧洲投资的荷兰顾问公司Datenna表示,对阿尔卑的收购符合中共国企在海外的行事模式,它们通常以民营空壳公司为掩护,获取拥有特殊技术企业的控制权,再将该公司的技术和智慧产权转移到中国。

Datenna首席执行官范‧埃滕(Jaap van Etten)表示,这是中共政府指使中企获取特定技术的“教科书级案例”,是中共推动的国家战略。

中共以隐蔽方式购买西方先进技术

Datenna调查发现,在欧洲众多并购交易中,中共影响力隐藏在多重所有制、复杂的股权结构以及通过欧洲子公司进行交易的框架下。

今年7月,在全球芯片严重短缺的大背景下,中国智能手机原始设备生产商闻泰科技全资子公司荷兰安世半导体,以6,300万英镑(约合8,700万美元)收购了英国最大芯片制造商Newport Wafer Fab(NWF)。

作为全球最大芯片消费国,中共将半导体行业视为其关键战略领域。据中共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北京希望到2020年,中国核心关键技术自给率达到40%,到2025年达到70%。但市场研调公司ICInsights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只有16%的半导体来自国内,如果不把台积电、三星等外商计算在内,实际自给率只有6%。

英国一些立法者担心,闻泰科技收购案将使罕见的英国先进芯片制造厂落入中共之手。英国首相约翰逊7月7日表示,其国安顾问将审查这笔交易。

英国政府中国研究小组负责人、外交事务特别委员会主席汤姆‧图根哈特(Tom Tugendhat)表示,他对此次收购没有根据英国今年4月份推出的《国家安全和投资法》进行审查感到非常惊讶。

他说,半导体行业属于这项立法的保护范围。制定这项法律的根本目的,就是在国家经济和安全面临重大风险时,保护国家科技公司免受外国收购。

Datenna发现,闻泰科技通过多层次股东受到中共制约,这些层级通向中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以及特定政府运营的半导体投资基金。其中,中共政府持有闻泰近30%的股份。在许多表面上是民营的中国上市公司中,有很大一部分由中共政府控制的实体所持有。因此,许多中资企业参与的收购案中,它们与中共政府间的联系未能引起注意。

中企面临日益严格的国际审查

在中共政府对西方先进技术的需求日益增长的情况下,中国企业面临日益严格的国际审查。西方国家担心,中资企业正在购买欧洲专有技术,目的可能是为超越欧洲公司。

据《华尔街日报》今年10月1日的一篇文章披露,欧盟去年发布的外国直接投资报告显示,2010年至2017年间,中共国有企业进行了57宗收购交易。但据Datenna调查,实际上同期有160宗交易受到中共重大影响,另有100宗交易受到中等程度影响。

由于中资大举收购欧洲企业,欧盟出于安全考虑,于2018年年底通过了新的投资审查架构,但执行权在欧盟各国的政府。相比之下,美国海外投资委员会(CFIUS)要强大得多,CFIUS可基于国家安全考虑,直接阻止在美国进行的国际收购。

责任编辑:连书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