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嘉屏

云林崙背扶轮社创社社员授证 盼翻转崙背 再现繁荣

崙背扶轮社7日在崙背国小活动中心,盛大举行创社社员授证典礼。(廖素贞/大纪元)

【大纪元2021年11月08日讯】(大纪元记者廖素贞台湾云林报导)今年三月才开始招募社员的“云林崙背扶轮社”,在倡议人(第九地带扶轮协调人前总监康义胜)的努力奔走及虎尾中央社新社顾问廖淑媛、辅导社社长蔡函霖、辅导主委甘幸以的大力协助下,历经半年时间,终于在九月成立了!7日在崙背国小活动中心,盛大举行创社社员授证典礼。

创社社员授证典礼,国际扶轮3470地区总监吴中仁(中)与前总监康义胜(右三)崙背国小校长李秉承(左三)及虎尾中央社辅导主委甘幸以(左二)及社友们合影。(廖素贞/大纪元)

前国际扶轮总社社长黄其光、国际扶轮3470地区总监吴中仁、前总监陈清铿、云林县长张丽善及二百多位来自北中南的扶轮社友及眷属欢聚一堂,迎接新社的诞生,共同见证27位社友获得授证。大家以台语齐唱扶轮金曲:“感谢天、感谢地、感谢大家,用真情甲鼓励,将阮栽培;爱珍惜每一个付出的机会—-!”、“这是我们的扶轮社,什么人才拢置遮,为着理想活出新的生命!什么困难拢毌惊—”温馨感人的歌词和旋律,回荡整个会场!

云林崙背乡在早期曾繁荣一时,拥有小上海之美誉,但曾几何时成了云林县发展落后的乡镇,年轻人口外流严重,加上人口老化,出生崙背的倡议人康义胜为了“翻转崙背,带动地方发展”,特地从台北返乡成立扶轮社,在人口只有二万多人的崙背乡,要成立一 个被认为有钱人的国际社团,是不被看好的,但在他不断的游走拜访在地企业及各领域菁英,并在虎尾中央扶轮社的协助下,终于完成他多年的梦想!

新社员携眷进场与来宾打招呼。(廖素贞/大纪元)
社员携眷出场和社友打招呼。(廖素贞/大纪元)
前总监康义胜分享他创立崙背扶轮社的心得(廖素贞/大纪元)

康义胜说,离开故乡60多年,看到故乡没什么改变,希望成立扶轮社后,把在地企业集结起来,并广纳菁英,同时引进扶轮社的资源,来带动地方的繁荣,为了缩小城乡差距,去年他就在崙背国小设立“菁英奖学金”并结合扶轮社资源共同推动“英语提升计划”连结虎尾高中,以大手牵小手提升崙背国小的英语能力,他说:“地方要进步,要从人才的培育开始”,未来也要在崙背成立“鱼菜共生”示范据点,除提供教学参观,希望能吸引年轻人返乡创业!

前总社社长黄其光,特别表扬前总监康义胜、新社顾问廖淑媛,创立新社的辛苦付出,并赠送三位珍贵的礼物。(廖素贞/大纪元)

专程南下的全球华人首位国际扶轮总社社长黄其光致词表示,今天是他第一次搭乘高铁在云林站下车,也是第一次来崙背,以前从没听过崙背这个地方,今天来才知道崙背曾经繁荣过,人称小上海,而且是布袋戏的故乡,是个很有文化特色的地方,又是前总监康义胜的出生地,希望崙背扶轮社成立后,不但能带动地方的繁荣,也能成为最有特色的扶轮社!

在百忙中抽空莅临盛会的云林县长张丽善,非常肯定国际扶轮社对云林县民的贡献,包括教育、医疗、新冠肺炎的防疫,都给县政府很大的帮助,期待崙背扶轮社的成立,能够集结地方的量能,带动地方的繁荣!

授证典礼,国际扶轮3470地区总监吴中仁(右四)与社友开心合影。(廖素贞/大纪元)

3470地区总监吴中仁致词表示,从今天活动的阵势,有这么多重量级人物的参加,可以看出崙背扶轮社在前总监康义胜亲自操刀下,真的不简单,有很多的创新,都是在扶轮社很少见的,希望今后在创社社长廖俊豪的带领下,再创崙背的繁荣,不只要接轨台湾,更要接轨世界!

崙背扶轮社创社社长廖俊豪表示,崙背以前是个很热闹的地方,因人口外移,才逐渐没落,今天扶轮社成立了,除了感谢很多人的帮忙,也希望汇集更多人才,一起为这块土地出力,将崙背打造成一个更好的社区,欢迎更多人加入我们的行列,一起来改变崙背!

自从担任新社顾问就经常往返崙背、虎尾的廖淑媛表示,对于崙背无任何渊源的我,何其有幸能参与崙背创社过程,感觉有一条绳子牵动着我,每一份入社申请书都是感动,感动你们的真诚和对前总监康义胜想翻转家乡的认同,大家凭着共同的信念聚在一起成为社友,正好呼应扶轮宗旨第一阶段:先从培养无心机、无利害关系的友谊开始,期许各位社友保有入社理念为崙背乡尽一份心力,让崙背扶轮社成为优质的社团。

典礼最后由康义胜颁发菁英奖学金,去年颁发各年级全班第一名奖学金,今年再加码第一名及第二名都可获得,最高可领到一万元,最低4,000元,是崙背国小同学每学年最期待的一刻。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