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中

江南工法台湾仅存 清代儒生考棚修复开放

台中市定古迹“台湾府儒考棚”建于清光绪18年(1892年),是台中仅存的清领时期建筑遗构,尺度、工法及用材都很罕见。(台中市政府提供)

【大纪元2021年03月01日讯】(大纪元记者黄玉燕台中报导)台中市定古迹“台湾府儒考棚”建于清光绪18年(1892年),是台中仅存的清领时期建筑遗构,尺度、工法及用材都很罕见,经专家研究指出,考棚建筑工法应属苏州一带做法,也是目前台湾仅存的清代考棚建物。经争取中央与市府配合投入7000万元修复后,预计2021年3月底对外开放;华丽转身后的清代考棚,将为旧城区再添新亮点。

卷棚空间形式完整别具特色。(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湾府儒考棚”始于清光绪11年台湾首任巡抚刘铭传,争取台中市成为台湾省城所在地,考棚即是作为全台乡试之用,而不必千里迢迢至福建省赶考;经第二任巡抚邵友濂奏请将省会移到台北,因此考棚于清光绪18年完成后,虽为当时城内规模最大的建筑群,实际上并未能以“省城考场”被使用。

“台湾府儒考棚”经专家研究指出,考棚建筑工法应属于苏州一带做法,清末的台北城也有一些江南系统建筑,但都没有完整木栋架留存至今。

考棚周边区域在日据时期曾遭重新规划,导致清代发展痕迹几乎消失,加上近代加盖许多建筑物,建物隐藏于街市中逐渐被淡忘。直到1990年代初期,由李干朗及赖志彰教授等学者公开阐述重要性,2016年指定为市定古迹列入文化资产;2019年完成修复计划,才揭开台湾府儒考棚的面纱。

台中仅存的清领时期建筑遗构,尺度、工法及用材都很罕见。(台中市政府提供)

文化局表示,台湾府儒考棚遗构曾搬迁,导致仅剩局部建筑结构,且多数细小构件遗失,但整体仍保留传统木栋架“抬梁式”及“穿斗式”构架系统,卷棚空间形式完整别具特色。完工后,将连通周边道路形成开放空间,加上节能设计自然通风,另利用强化玻璃自然采光与环境结合,以钢棚架保护清代暨有屋架结构,新旧工法相互搭配保存文化资产。

市府文化局表示,台湾府儒考棚预计今年3月底对外开放,以历史空间的复古弥新,打造文化保存与分享艺游资讯的复合式场所,让这栋市定古迹华丽转身成为“生活风格场域”,将是旧城区另一崭新文化观光亮点。

构件双鲤戏水修复过程。(台中市政府提供)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