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长者逾五成未参与社会活动 台专家:鼓励出门有助文化传承

【大纪元2022年07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赖玟茹台湾台北报导)台湾2025年将进入超高龄社会,为了解熟龄族群在工作、社会参与等状况,民团针对65岁以上长者进行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逾五成长者并未参与志工、或社团等社会参与活动。对此,专家认为,社会似乎有压抑高龄者情形,使得长者对社会参与度低,若要提升长者社会参与度,应该让其感受到被鼓励出门,这不仅让长者有成就感,同时能传承文化。

中华民国老人福利推动联盟21日举办“黄金世代-2022年台湾银龄高峰论坛”,同时发表“台湾长者幸福吗?六都橘色幸福力调查”21日公布调查结果。

民团针对65岁以上长者进行幸福感调查,结果显示逾五成长者并未参与志工、社团等社会参与活动。图为弘光科大学生到中彰投社区关怀据点陪伴长辈活动筋骨。(中央社)

政策倡议委员会召集人、亚洲大学社工系主任黄松林表示,台湾2025年将进入超高龄社会,近年缺乏针对熟龄族群的幸福感调查,问卷针对65岁以上生活在六都的长者,了解其工作、生活、社会参与、身心健康、经济、照顾与福利等情况与满意度。

另,今年首度新增六都对老年人照顾与福利比较,其中桃园市66.6%满意为六都最高,其次为台中市62.2%,接着是高雄市55.4%、新北市49.4%、台南市49.2%,台北市最低仅35%

至于“政府对老年照顾与福利”情况部分,与2021年比较,长者认为老年照顾与福利有下降趋势,“很满意”从16.1%下降到8%,“还算满意”从42.5%上升到43.6%,“不太满意”从14.1%上升18.8%。

若从县市比来看,“不满意”台北市53.4%最高,其次为台南市29.4%;“满意”桃园市66.6%最高、其次台中市62.2%。

另外,调查也发现高达51.6%长者没有照顾孙子、参与志工或社团等参与社会活动,另有85.2%没有工作。对此,黄松林会后向〈大纪元时报〉表示,有观察到现今社会有压抑高龄者的情况,使得长者对社会参与度低,像是除特定节日外,未必会看到高龄者在百货公司逛街,社会似乎会给老人施加“期待”,他认为若要让长者社会参与度增加,应要让其感受到被鼓励出门,而不是只能到社区照顾据点,其他地方都不能去。

谈到高龄者对社会的贡献,黄松林说,高龄者对社会有实质帮助,像是能延续、传承原有的文化,若这些年轻人都不要,那整个社会的传承就断了,现有文化就会受到影响,他认为,可能的话,还是应该给高龄者机会,不仅让长者有成就感,同时延续文化传承。

中华民国老人福利推动联盟秘书长张淑卿则说,国家应该重视要“新一代老人”的需求,政策制定上也应该要从过去的福利照护角度,改为从长者权益平等和保障进行思考,让长者能够更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幸福独居”、“活跃老化”和“高龄就业”已是当前极重要的议题。

该调查针对65岁以上6都长者,各都访问500人,从4到5月收集了3002份有效样本,信赖水准95%、抽样误差最大值为正负1.8%、六都样本误差正负4.4%。

责任编辑: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