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新闻

纽约市法拉盛洪灾居民 呼吁加设下水道

2021年9月1日Ida飓风洪灾,造成法拉盛凯辛娜公园周边社区成泽国,洪水几乎淹没汽车车顶。(呼吁信附图)

【大纪元2022年07月27日讯】(大纪元记者林丹纽约报导)去年9月1日艾达(Ida)飓风带来的洪灾造成纽约市13人死亡,灾难迄今过去差不多1年时间。近日,法拉盛重灾区路段——凯辛娜大道与Rose大道交界周边的居民,有二百三十多人联名致信民选官员,呼吁增设下水道,加大吸收雨水的能力及防止溢流。

在9月1日的洪灾中,法拉盛凯辛娜大道(Kissena Blvd)与Rose大道、Peck大道、153街交界的几个街区,受灾最为严重,这个街区不仅有住地下室的一家三口被淹死,周边数十栋房屋的地下室、一楼,几乎家家户户被淹,水位高度超过地下室的屋顶,到达一楼住客的脖子的高度,不少居民进入住在高处的邻居家暂避,甚至是爬到屋顶,才躲过一劫,场景惊险万分,触目惊心;路边的车辆也遭遇了灭顶之灾。

据附近的老居民说,这个街区在下大雨时经常发生洪涝,Ida之前最大的一次洪灾发生在1996年,当时这个街区的水位涨到离地下室的天花板只有1呎,差点淹死人。后来又再发生过好几次水浸入屋的情况。

2021年9月1日Ida飓风洪灾,造成法拉盛凯辛娜公园(Kissena Park)周边社区成泽国,洪水几乎淹没汽车车顶。(呼吁信附图)

近日,这个街区的居民共二百三十多人联名,给皇后区区长理查兹(Donovan Richards)、州众议员李罗莎(Nily Rozic)、市议员黄敏仪(Sandra Ung)致信,呼吁政府加建一条下水道,增大分流雨水的能力。

信中说,Rose大道和凯辛娜大道(Kissena Blvd.)交界处的凯辛娜公园周边有三个沙井,沙井下面是雨水管道。2021年9月1日晚暴雨时,洪水从这些沙井喷出,淹没街道,并倒流入家中,几分钟之内淹没地下室。

Rose大道的沙井盖处,雨污水喷涌溢流。(呼吁信附图)

“水从沙井喷出的情况每隔几年就会发生,这表明沙井下面的雨水下水道没有足够的流容量,来处理大降雨。”信中说。

起草呼吁信的是附近居民Omar Ortiz和从事环保工程的华人居民曾小姐。曾小姐说,三个沙井下面三条下水道的雨水,又汇合到一条下水道,但这条最后接收雨水的下水道,却没有增大容量,形成瓶颈。

呼吁信说,Kissena大道与Rose大道交界(如图)有三个沙井,下面有三条下水道,水流最终汇合到一条下水道(但这条容量与其它一样),形成瓶颈。(林丹/大纪元)

在呼吁信中,附上的图片显示,2021年9月1日晚洪水从沙井处喷涌而出,用以说明下水道容量不够,从而造成了雨污水从沙井喷发倒流到街上。

曾小姐说,在Ida洪灾后,有环保局的官员到这里视察过,他们说打算建一个蓄水池(tank)来改善洪涝情况。对此,曾小姐表示,这是不可行的,蓄水池的容量是有限的,无法解决问题,建蓄水池只不过是一个忽悠民众的做法。

从事环保工程的曾小姐认为,应再加建一条下水道,“平行铺设于比现在的下水道高的位置。”

为什么要加设一条平行的下水道呢?她解释,当洪涝发生时,现有下水道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无法容纳洪水时,溢出的雨水便分流到这条新设的下水道中,它是通往法拉盛湾(Flushing Bay)的,这样就能在暴雨时,把所有的雨水都导流出去。

呼吁信还要求政府向居民提供一些数据和地图,以加强监督政府的改进措施,包括:(1)凯辛娜公园下面下水道(流向法拉盛湾)吸收雨水范围的地图;(2)目前该地区的下水道地图、蓄水池的位置;(3)下水道吸收雨水范围内,有多少比例的雨水是流入地下,有多少比例是无法流入地下(绿化好的地区,雨水容易被吸收到地下);(4)该地区的洪水记录;(5)清理下水道沙井的计划或频率;(6)1996年洪涝后所有关于该地区下水道的研究、分析、资金投入及完整报告;(7)目前下水道的容量;(8)新建平行下水道需要投资多少资金等等。

曾小姐表示,Ida飓风造成的洪灾到现在差不多一年,但没见政府在改善措施上有何行动,现在自然灾害越来越多,为了防范于未然,希望当局重视民意,亡羊补牢,不只是慰问一下走走形式,而是要根本解决问题。

呼吁信。(受灾居民提供)

责任编辑:陈玟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