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政治

中共管控维族学生:从盯梢到大数据追踪(1)

图为2019年6月4日,在中国西部新疆地区喀什南部阿克托,一名妇女在监控摄像头下行走。(Greg Baker/AFP via 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2年08月28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新安采访报导)大学校园本是青年学子学习、成长的象牙塔。但在大陆高校,学生受到中共政治教育的洗脑毒害,充当信息员举报老师、同学。同时,中共也将大数据追踪应用于对学生的管控、抓捕。

近日,大纪元获得一份某高校保卫处关于管理维族学生的录音。录音显示,大陆各个机关都在签保密协议。针对高校部分,市公安局设有高校大队,分局有国保大队,技术手段在不断调整。以前一切都是人盯人、人看人,现在改变策略和方式了。

该校有大约70名维族学生,其中不少是重点关注对象。原来是三个人盯一个,24小时跟踪,三人成员包括:一个副书记、一个辅导员、还有一个宿舍同学。有什么异常情况或者言论,要把信息提供给保卫处。

“现在大数据,有些人想追踪他们的话,你走到哪儿,随时都能找到他们的。再返过来查学校:你们知不知道这个事?为什么不报?这就比较被动了。”

“他们走到哪了,当地的警力都会去确认。没有的话,马上信息就返过来了,到底这个信息准确不准确?这是一条很严密的线路,形成闭环。”保卫处负责人说。

为此,保卫处先后找院系的副书记和辅导员开会,要求通过辅导员发展学生信息员,确定信息员的联系方式和银行卡号,并安排他们完成对维族学员的盯梢工作。

每个学期放假,学校都要求提供维族学生离校的时间、线路、车次,学生回到家还拍照确认,所有的信息必须上传。

该保卫处负责人表示,从表面上说,校外安全是第一位的。从意识形态上来说,学校教育上花了很大力气,但是跟效果不成正比。学校做二、三年的工作,往往他在家二三天受环境的影响,可能就改变了。

他还举了一个例子,有一个维族学生想从云南出逃,没有成功,希望返校重新上学。学校及时往上报了,最后警方确认该学生跟“恐怖组织”多少有些联系。

中共对新疆学生“又拉又打”

来自大陆的教育界人士庞龙(化名)日前告诉记者,近几年因为新疆的事情比较敏感,管理维族学生成为非常重要的话题。所有的新疆籍的学生都要进行登记,但对维族学生的管控是最严格的。

据介绍,近年来内陆高校维族学生越来越多,他们会被要求放到内陆上学,甚至有的初中都会被放到内陆接受教育。高校辅导员会定期接到新疆方面的电话,确认学生的在校情况。

该教育界人士提到一个新疆女孩的情况,她家里的男生都被判了十几年刑。庞龙曾向新疆特派老师了解情况,询问他们是因为偷盗啊?还是因为抢劫被判刑?但被告知此事不可说。

“她是重点观察人物。这个女孩的状态就是,也可能是为了表现自己,她确确实实符合重点观察的要求,就参加类似国旗护卫队这样的社团。”

“像这样的家庭,会收到学费、生活费等各方面的补助,有来自地方政府的,也有来自校方的。你可以看到共产党在熬鹰(训练猎鹰)这个技术上确实很成熟。”庞龙说。

一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金管理办法》显示,资助金的95%用于新疆籍少数民族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直接补贴;5%由学校统筹使用,主要用于内地新疆籍学生生活、开展活动等补助支出。

资助金用于资助高校(含预科生)新疆籍少数民族在校生中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资助金的基本条件第一条就是“拥护党的领导,坚持“四个认同”等。

庞龙说,“他们会给新疆籍学生一些特殊的补助,就像熬鹰,养宠物。这个补助给的钱很多,除了新疆本身给的助学金之外,还占用了普通学生的特困助学金名额,一个名额给四千多块钱。”

“尽管这样他们还不放心,还要派人专门盯着他们,就是‘一拉二打’。而且他们要求新疆籍学生返疆之后,要交一份材料,还要给村里面人演讲:政府对他/她有多好多好。”

在一份新疆籍返乡购票登记表中,详细记载了每一个新疆籍学生的姓名、专业、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学籍状态、户口所在地、家庭地址(精确至门牌号)、手机号码、QQ号码、微信号码、电子邮箱、家长手机号码、去向(返疆/未返疆)、离校日期、乘坐何种交通工具、航班/车次、最终抵达地址以及学习单位等。

从新疆信息员到教学信息员

中共高校的行政管理不同于世界其它的高校,辅导员岗位全称叫思想政治辅导员,从毛泽东时期开始(1952年起),就在大学里面设立这样的一个职务,专门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据介绍,辅导员都要签保密协议。所有高校老师还要签另外一个协议,从2018年开始,高校老师被要求签署保证书,保证控制自己的言论, 不在课堂及网络上发表批评中共的言论,不说敏感话题等。

对于维族学生,新疆方面会专门安排政审合格的维族人进驻到高校做联络人。维族学生出校门请假不通过辅导员,一律通过新疆联络人(一般也不让出校门)。所有维族学生都有一个专门的表格,由辅导员登记个人信息,交给新疆籍负责人给国保备案。

在校期间,维族学生不允许两个人在一间宿舍,单独要分宿舍,并且安排专门的信息联络员,负责盯着这个学生。

除新疆信息员外,各高校还有被团委安排的教学信息员。“因为辅导员手上有学生,每个辅导员管三、四百学生,各个部门都会通过辅导员来发展信息员。新疆那边是信息联络员,专门负责盯着新疆学生的,一个学生对一个人,一度有两个学生盯一个;还有一拨是团委要求组织的,叫教学信息员,这是专⻔针对上课的老师与学生的了。”庞龙说。

河南某校一份关于表彰2019-2020学年“优秀教学信息员”的文件显示,有一百多名学生“积极参与学院教学督导质量监控和教学信息反馈工作”,被予以表彰和奖励。

“老师把这些信息员称为‘小特务’,有的老师开学时会去了解哪些学生可能是 ‘小特务’,并跟他们提前打个招呼。老师心里也很不爽,被特务盯着那种感觉,都想看看到底谁在监控他们。沟通好,告诉他们不要乱记。”

“在学生的眼里,辅导员好像比任课老师权力大。辅导员的最大的权利之一是发展党员,权力之二发助学金,还可以处分学生。任课老师最多就是给学生挂科,其它没有办法。而学生还有可能会举报任课老师。”他说。

(未完待续)

责任编辑:孙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