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欧母教子”故事中的教养启发

大文豪欧阳修的成就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教育。(Fotolia)

欧阳修是北宋时期的名臣,也是著名的文学家和史学家。欧阳修为官清正、刚正不阿,即使被贬官三次仍处之泰然,而且还在贬谪过程中写下了许多文学名作。欧阳修的成就与豁达的心态都离不开他母亲对他的教育,让我们来看两则欧母教子的故事吧。

故事一以荻画地

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去世,家中生活的重担都落在了他的母亲郑氏身上。转眼到了欧阳修上学的年龄,然而家中贫寒没有钱供他上学,也买不起纸笔;郑⽒⼀⼼想让儿⼦能够读书、学习,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她用荻秆(荻是一种像芦苇的植物)当笔,教欧阳修在沙子上写字、认字。不仅如此,郑⽒还会折下大把荻杆,并把沙子带回家,用容器装沙、铺沙当纸,让欧阳修在家中也能写字。

小欧阳修在母亲的教导下,⼀笔⼀划地在沙子上认真写字、反复练习。这就是后⼈传为佳话的“画荻教⼦”的故事。

 故事二安贫乐贱

欧阳修当官时因仗义执言而遭政敌攻击,被贬去荒远的地方。欧阳修虽然心中坦然,但想到会让母亲跟着吃苦,就觉得对不起母亲,便跪在母亲面前流涕请罪,说:“儿子在朝为官,受贬吃苦,自是理所当然,只是要连累母亲大人跟着受苦,儿子实在是心中不忍。”

欧母却安慰欧阳修,笑着说道:“你祖上又何曾是什么富贵人家。我自从嫁到你家,过的就是穷日子,如今我早已习惯了。你父亲在你四岁时就没了,我和你孤儿寡母的过着苦日子,但是却每天过的很开心。自从你做官后日子倒是宽裕了些,可我心里却没觉得比以前快乐。现在你虽被贬官,毕竟还有俸禄,再苦也不会有那个时候苦,你有什么可替我担心的呢?”

后来欧阳修再次被贬时,欧母说:“你因为正义直谏被贬,这并不是什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只要你觉得没什么,我就开心。”

欧阳修听完母亲的话,放下了心中的担忧,坦然上路。在长达几千里的路途中,欧母更是不顾舟车劳顿,指挥僮仆、打理上下,悉心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

启发之语

欧母从小就教育欧阳修正直清廉比物质财富更重要,这也造就了欧阳修刚正、说真话、不向权势低头的高尚品德。而欧母对待金钱、权贵的平常心的态度,也影响了欧阳修的人生观。

欧阳修被贬到乡野山村后,虽然俸禄减少、生活不似从前,但他仍尽心为百姓做事,并常怡然自得地欣赏山野美景,在他写的诗词名句:“行见江山且吟咏,不因迁谪岂能来。”中,可以看出欧阳修在面对人生低潮时随遇而安的乐观心态。

然而在现今社会里,很多家长教孩子重名重利,灌输给孩子只要有钱就能变成人上人等畸形观念,孩子在这样扭曲的观念引导下就会变的脆弱不堪。

我曾听说过这样一个家庭悲剧:有一个十四岁的孩子跳楼自杀,当父母发现时已经晚了,只看见孩子留下的一封遗书。遗书上写着自杀的原因竟是父亲开的公司倒闭了、还欠了一堆债,家里的生活水准直线下滑,他受不了没有大房子住、没有零用钱花、没有漂亮的衣服;最主要的是没钱后的他觉得比别人低人一等,平常和他关系好的朋友都不怎么联系他了;自从搬到又小又旧的房子之后父母经常为了债务吵架,平常温馨的家也一去不复返了,他感到人生没啥希望了就选择了自杀。

从这个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吵架确实会对孩子造成精神伤害,而大人如何对待金钱的问题也会影响到孩子。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富裕时也不要让孩子太过奢侈,并培养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孩子就不会像这样不能承受“失去好生活”的打击,甚至把金钱财富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了。

因此,父母如能像欧母那样从小重视培养孩子的学识,并教导孩子贫而不卑、贵而不亢,把高尚品德看得比物质财富更重要的话,才能让孩子拥有富足的心灵,并能用正向的心态面对将来人生中的“波澜起伏”,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

责任编辑:黎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