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焦点

猎风者卫星发射延期 蔡英文宣布今下半年升空

蔡英文6日出席太空中心揭牌典礼,宣布猎风者卫星拟于今年下半年升空。(侯骏霖/大纪元)

【大纪元2023年01月06日讯】(大纪元记者侯骏霖台湾台北新竹报导)猎风者卫星(TRITON)为台湾第一颗自制的气象卫星,原定今年首季搭乘法国亚利安太空公司(Arianespace)的织女星C型火箭发射升空,但日前火箭首次商业发射失败,计划确定延期。蔡英文6日出席太空中心揭牌典礼,宣布猎风者卫星拟于今年下半年升空。

国家太空中心改制为行政法人,成为国科会辖下新设法人机构,6日在新竹市举行揭牌典礼。蔡英文表示,将加速组成太空国家队进军国际。(国家太空中心提供)

蔡英文表示,国家太空中心正式改制为行政法人,为我国推动太空产业发展的关键里程碑,政府会透过第三期太空计划,预计10年内投入新台币251亿元,并与民间携手打造太空产业国家队。

蔡英文指出,近年从福卫五号到福卫七号,台湾自主研制卫星的实力不断提升,台湾第一座短期科研火箭发射场去年已落脚屏东,而台湾首颗自制的气象卫星“猎风者”,预计在今年下半年升空。

她进一步表示,这也代表台湾在太空产业发展、设计与制造能力,都更上一层楼,也让台湾的厂商能取得更完整的“飞行履历”,进而获得国际的认可。

国科会主委吴政忠表示,台湾的太空产业虽然在这2、3年急起直追,但全世界太空产业真正进入商业范畴,也是近3、4年的事情,台湾并未落后。他认为,台湾拥有坚实的资讯及通讯科技(ICT)实力与相关技术,绝对能在国际上扮演关键角色。

“太空不仅为科技技术的研发,也是产业的未来”,吴政忠说,国科会将持续与数位部、经济部、教育部等部会携手合作,持续推动台湾太空产业。

台湾太空计划紧锣密鼓 火箭阿伯细数发展蓝图

拥有“火箭阿伯”之称的国家太空中心主任吴宗信指出,太空中心以建构基础设施、锻造自主太空技术为核心,持续发展猎风者卫星(台湾首颗自制气象卫星)、福尔摩沙卫星八号(高解析度光学遥测卫星)、BG5低轨通讯卫星计划(首度自制低轨通讯卫星)、合成孔径雷达卫星(首度自制微波遥测卫星)。

吴宗信说,福卫八号可以说是太空中心目前的主力计划,从二号与法国合作、五号尝试自制的经验,目前八号的光学遥测,在600公里的低轨路径上,解析度可达70公分,可以长期监控行车影像。

他说,福卫八号预计发射“6+2”8颗卫星,但光学卫星仅能在白天拍摄,配合台湾首次尝试自制的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利用微波侦测即可突破气候因素,解析度可达50至70公分,预计于2027、2028年升空。

在两种卫星配合,对于台湾国土安全及灾防守护来说都有助益,也能配合农委会在林相、农业的协助。

至于BG5低轨通讯卫星,吴宗信表示,预定在2025、2026年发射“2+4”6颗卫星,目前规格可以说与国际上的卫星“平起平坐”,若顺利发射,对于台湾未来国家通讯韧性,将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此外,前2颗会与工研院资通所合作,后4颗则开放产业投入。

太空中心预计3年征才300人

吴宗信指出,改制后的太空中心将新增“太空新创事业处”,以育成中心的概念,无论内部技术发展到一个可以商业化的程度,或是大学端或私人团体认为太空中心有好的软硬体与专家,经透过国家资源移到新的BU(Business Unit),用比较商业化的方式找资金做技转。

吴宗信表示,太空中心今年要招募99人,且自2023年至2025年合计将招募300人,借着太空中心转为行政法人的机会,薪资确实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我想会比以往更有吸引力”。

吴宗信坦言,发展太空产业需要各种领域的人才,不仅需要航太科系,例如系统工程、机械、土木、材料、电机、电子等专长。他笑称太空中心的工作为“有限责任制”,生活品质相当正常。

此外,吴宗信说,针对南部研究机构的场址尚未确定,预计于今年启动选址,后续将依照一定流程和规范,经过环评后才会确定。

国科会主委吴政忠说,未来将透过部会合作推动太空产业发展。(国家太空中心提供)

责任编辑:吕美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