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焦点

致力于材料创新 李文熙获教育家人物典范

成功大学电机系教授李文熙利用铝材料打造被动元件,获选教育家人物典范。(教育部提供)

【大纪元2023年11月05日讯】(大纪元记者林紫馨台湾台北报导)成大电机系教授李文熙利用铝材料打造被动元件,带领学生研发了四代不同应用的创新技术,成立三家新创公司,专利技转价值超过2千万元。他致力于透过材料创新进行产业升级,使台湾能够自主供应先进材料,因此获得“国家产业创新奖”殊荣,也获选教育家人物典范。

教育部5日指出,学术界其实不是李文熙的最初选择,李文熙退伍后,进入飞利浦公司担任研发工程师,激发了他对创新研发的兴趣,并在主管支持下,于工作之余攻读电子研究所博士,开启“产学双栖”生涯。

直到公司被并购后,李文熙决定转入学术界任教,从产业界转战学术界。教育部表示,李文熙利用产业界的实战经验,将研究重点放在铝材料上。在他的领导下,一支以铝为核心的创新技术团队至今已发展出四代不同应用,并成功创立了三家新创公司,专利技术转移价值已超过2千万元。

李文熙表示,在材料领域中,永远是“物以稀为贵”,贵金属价格昂贵是因为稀缺性,卑金属较容易取得,价格也相对便宜。若能透过创新技术让卑金属取代贵金属,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更能永续利用地球的自然资源。

李文熙指出,铝是地球上丰富的金属之一,虽然不如贵金属稳定,但价格相对便宜。他的团队开发了一系列创新技术,让铝可以在不同的应用环境中取代其他材料。第一代技术将铝应用于晶片电阻端的导电材料,取代了昂贵的银。第二代技术在软板导线中使用铝代替铜,同时实现了循环经济效应。第三代技术专注于保护层,成功研发出能在空气中烧结卑金属与合金的技术。第四代技术则开发了积层固态超级铝电容器,可应用于电动车。

致力于材料创新的李文熙使台湾能自主供应先进材料,并与电子元件公司国巨合作成立产学共研中心,每年产出10项以上专利技术,同时整合70家厂商,创立被动元件产业协会,推动台湾成为被动元件领域的全球领导者,因此获得“国家产业创新奖”殊荣,也获选教育家人物典范。

注:“卑金属”是指比较普通而不昂贵的金属,例如铁、铜、铝等,与金、银、铂、钯等“贵金属”成为对比。◇

责任编辑:郑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