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嘉屏

嘉美馆导览员“特制语音导览”正式上线

宝藏导览员与作品合照。(嘉义市政府提供)

【大纪元2023年08月22日讯】(大纪元记者李撷璎台湾嘉义报导)吸引不同族群的人走进这座堆满宝藏的美术馆,嘉义市立美术馆(嘉美馆)于2021年度开始在美术馆内进行共融计划,举办多场次活动体验工作坊,邀请嘉义在地乐龄与新住民族群走进美术馆,探索不同观看美术馆的方式。

合照。(嘉义市政府提供)

在过去两年的活动中,嘉美馆已累积一批美术馆的乐龄粉丝群。2023年度共融计划以任务为导向,规划一系列深耕的带状工作坊,邀请乐龄族群及青年朋友透过工作坊,针对《我们在此相遇》特展发展自己与作品之间的独特经验,以“宝藏导览员”角色提出自身观点并加以诠释,创造嘉美馆、展览作品与大众的生命连结,借此达到文化平权,增进美学感知经验,进而产生对美术馆的认同感。

合照。(嘉义市政府提供)

嘉美馆奠基在“画都嘉义”的美术与人文特色,其藏品或主题展览经常可见以地方风土为特色,内容可以轻易地和在地人的生命经验产生连结;而当代艺术的展览,则可以藉由工作坊的方式,带出观展者自身独到的解读。此次以当代艺术展《我们在此相遇》为主,让宝藏导览员透过各种形式、媒材不拘的艺术作品,转换成更开放的理解。

宝藏导览员语音导览录制。(嘉义市政府提供)

当代展览除了一般大众所熟悉的平面画作外,同时包含更多不同媒材和作品类型,希望能藉由本次“宝藏导览员”的内容分享,拉近艺术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欣赏距离。

此次合作团队“害喜影音综艺有限公司”的张允菡讲师,其本身为艺术创作者,熟悉当代艺术的语言,也清楚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与心态,能在讲述及引导时让参与者了解“忠于自己的感觉,在理解作品上没有权威”,以这样的经验为基础,透过系列性的教育工作坊,包含认识作品、产出自身经验与诠释,进而沟通传达与发表等,和参与者一起透过对话的方式,共同发展从个人生命史出发的作品诠释。

宝藏导览员小组讨论。(嘉义市政府提供)

第一堂课:藉由导览发现喜欢的作品,藉由作品连结生命

以导览方式展开,带领宝藏导览员观看作品,并由作品与艺术家背景及经历出发,并在导览中试着让宝藏导览员发觉艺术家和大家一样,作品仅是由生命历程的片段撷取而成。是艺术家透过某些物件或是经验创造出的意义,并以物件延伸故事,引导拉出元素,藉由元素回到生命经验。

宝藏导览员罗文灿分享自己的导览心得。(嘉义市政府提供)

第二堂课:分享物件与故事,建立完整的叙事

协助参与者聚焦以具体物件描述自身经验与故事,作品中有些是将物件作为材料或主题实际地呈现,但也有些艺术家呈现的方式相较抽象,像是捕捉经验或感受而成的作品。以范例引导参与者除了从物件也可以从感觉上的串连出发,并想像如何嫁接起这样的串连及一同发掘作品与物件连结的方法,并强调“经验中有什么发展,可以与创作者做作品有接近的状态或是路径”,将经验作为案例,强化并告诉参与者和艺术家的创作状态是一样的,增加参与者对成品产出的信心,并透过引导鼓励其连结和挖掘细节。

第三堂课:语音导览录制

参与者学习如何讲述个人经历及导览的工作方法,并完成录音成品。让观众听到作品可以知道作品、了解故事,也能将两者串连。讲师在活动中扮演鹰架的角色,以提问方式提供辅助,如:让参与者联想关于物件的人、事、时、地,希望参与者能围绕物件的基础细节发展。

参与者透过工作坊产出的语音档与“传统语音导览”的并置,提供展场公共服务将导向更多元、公共的面向,透过聆听也期望可以打开未来听众们对于语音导览及作品的想像。当代艺术作品其实可以有更多样的诠释方式,成品也会作为语音导览在网路平台及展场中作为共同展示的过程,面对同一件作品,将可见到因录制者生命历程的差异有着多样的理解方式。未来,这些将在地生活和艺术连结起来的对话,也都可以进一步扩充成为嘉美馆多元导览的内容。◇

责任编辑:昌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