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防中共渗透 学者:台湾应建立对中国识读教育

学者18日指出,新国会开议后应将《青年基本法》设为不分党派的共同目标。图为示意图。(中央社)

【大纪元2024年01月18日讯】(大纪元记者常怀仁台湾台北报导)台湾公共策益等多个团体17日晚上举行Y’s Day“周三青年日”,主题为“激情之后,2024大选结果对台湾及世界的影响评估”,与会者指出,新国会开议后应将“青年基本法”设为不分党派的共同目标,且未来中共会精准挑选代理人,台湾应建立对中国的识读教育。

台湾智库副执行长董思齐指出,由于国会选举的结果是三党不过半,使未来行政与立法的互动,还有各政党间的竞合关系,将影响台湾未来发展;新国会开议后,应重视青年面临的问题,将推动“青年基本法”设定为不分党派共同目标。

中正大学政治系教授蔡荣祥提到,小党最大的困境是容易被大党吸收,未来能否长期延续取决于政策主张。而少数政府不是国际特例,反而是国际常态,另一种情况是联合政府,重点是行政权的运作,应避免行政权瘫痪。

中经院台湾东南亚国家协会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表示,选后台湾经济面临世界性通膨问题,青年失业率可能会居高不下,全世界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与调整,台湾青年会面临更多国家年轻人的竞争,维持竞争力很重要,不能只看到中国,要有更好的世界观。

台湾青年民主协会理事长张育萌指出,年轻人较支持第三势力,是源于对生活的无力感以及世代间的断裂。台湾有外敌中共,无法进行完整的内政讨论,但年轻人除了希望维持台湾本土认同外,对于内政议题也希望政府能够重视。

他强调,未来四年,台湾内外都有高度压力要面对,内部有世代问题,除了执政党,青年也责无旁贷,需要重拾不同世代间的沟通,且不带特定立场。

东海大学政治系教授沈有忠表示,面对其他国家的产业升级与全球布局,台湾应提前布局、超前因应。政府有责任对年轻人的困境感同身受,避免口号治国,青年主流化的声音也要被主流政党听见。

台湾智库中国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吴瑟致指出,诺鲁与台湾断交,是中共在测试新总统与部分政党的反应。未来中共会精准交流、挑选代理人,关注台湾各政党的立场与内部路线之争,台湾应建立对中国的识读教育。

东吴大学政治系助理教授陈方隅认为,即便与民主国家加强同盟与军事是全民共识,但部分政党仍存在反美亲中立场,且民进党没有获得太高选票,主要是选民不知道部分政党亲中态度,且国防外交离大家太远,不了解美中竞争的影响。

责任编辑:玉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