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新闻

以生命回报自由:黎智英纪录片在湾区上映

2024年4月7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香港人:黎智英为自由奋战》放映会,图为黎智英的油画像在放映会场外展示。(薛明珠/大纪元)

【大纪元2024年04月12日讯】(大纪元记者薛明珠伯克利采访报导)香港社区最近在旧金山湾区,举办黎智英纪录片放映会,探讨中共对香港新闻自由的镇压,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4月7日(上周日)下午1点,有近70位来自不同族裔的人士,参加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举办的《香港人:黎智英为自由奋战》放映会。放映会场外展示了最后一期的《苹果日报》,以及相关的画作、书籍,各式印有“释放黎智英”字句的T恤,还有义卖的小食。

2024年4月7日,最后一期的苹果日报在放映会场外展示。(薛明珠/大纪元)

影片讲述了现年76岁的香港传媒巨头黎智英的传奇人生。他12岁偷渡香港,白手起家,创建了壹传媒集团;因支持民主运动,于2020年8月被关押至今;目前被控“串谋勾结外国势力”等罪名,可能面临终身监禁。在影片中,他说到:“失去自由,将失去一切”。

用生命追求自由

当天参加放映会的香港民主委员会董事会成员、前学联秘书长周永康表示,黎智英希望保留港英时期的民主选举制度,以及香港人的基本政治权利。然而,这些“非常卑微”的追求却使他身陷囹圄,面临被控“颠覆国家罪”的命运。

2024年4月7日,香港民主委员会董事会成员、前学联秘书长周永康在放映会场外。(薛明珠/大纪元)

周永康说,黎智英极有可能被判终身监禁。即使不是终身监禁,他能够活着走出监狱的可能性,也是非常渺茫的。“在他有生之年,未必能再见到他了”。

中共害怕自由 更痛恨自由的媒体

前壹传媒总监、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The Committee for Freedom in Hong Kong Foundation,CFHK)主席克利福德(Mark Clifford),著有《今日香港,明日世界》一书。他主持了放映会后的讨论。他表示,中共打压新闻自由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媒体有能力动员民众,来撼动政权。

2024年4月7日,前壹传媒总监、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主席克利福德在放映会上发言。(薛明珠/大纪元)

他说:“中共憎恨那些相信自由的人。恐怕他们也不喜欢这房间里的任何人。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喜欢那些有动员能力和资源的人。就像这个例子,媒体发动了二百万香港人,走上街头追求自由。”

他表示,他仍然记得柏林墙的存在,以及它倒塌的历史时刻。他相信历史是不断前进的,中国总有一天也会发生改变。因此,身处海外的人更应该保持“自由的斗士精神”,继续为自由而战。

新闻自由事关重大 香港影响全球

另一位前壹传媒高层,曾经担任公司董事的新闻系教授哈姆(Brad Hamm)表示,言论自由、新闻自由、集会自由和宗教自由是相互关联的,失去新闻自由就意味着失去了所有自由。中共打击新闻自由的恶果已经显现,包括移民潮、企业撤离、治安变差,和各种经济问题。

他说,香港曾是许多西方媒体和亚洲媒体,报导中国以及整个亚洲的地方。如今,这些媒体一个接一个地离开了。人们尚未意识到的是,中共只是简单地宣布执行国安法,就影响了全球各地的人,无论其国籍,也无论其年龄。

2024年4月7日,从左至右:钱志健、医院牧师欧倩迪、前壹传媒董事成员哈姆教授,在放映会上发言。(薛明珠/大纪元)

一个自由的国际化大都市,就这样在没有战争的情况下,突然变成了一座没有自由的城市,“这在世界上是极其罕见的,在历史上是看不到的”。

“在没有新闻自由下成长,你不会有任何期望;但当你曾经拥有新闻自由、却突然失去这自由,你会变得很难理解你所在的世界。因此,新闻自由非常重要,黎智英的工作非常重要,他为社会带来了不同的声音。”他说。

他还表示,美国各党派人士都很关注香港,因为香港在地缘政治上直接影响到国际局势。现在要不断提高民众对这个议题的认识,继续将黎智英的问题放在聚光灯下。

出席放映会的还有,竞选加州第15区国会议员的陈安娜(Anna Cheng Kramer)、医院牧师欧倩迪(Cindy Au),以及世界香港论坛(World Hong Kong Forum)召集人钱志健。

这次放映的主办单位,包括香港自由委员会基金会、加州大学伯克利香港事务组(Hong Kong Affairs Association of Berkeley)、湾区香港社区中心(Bay Area Hong Kong Community Center),以及Artual Club。◇

2024年4月7日,在放映会场外的义卖。(薛明珠/大纪元)
2024年4月7日,在放映会场外的义卖。(薛明珠/大纪元)
2024年4月7日,在放映会场外的义卖。(薛明珠/大纪元)

责任编辑:宋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