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治

耶伦访华之际美多个动作指向中共 专家分析

2023年12月14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在金融稳定监督委员会(FSOC)的会议上发表讲话。(Drew Angerer/Getty Images)

【大纪元2024年04月03日讯】(大纪元记者程静、骆亚采访报导)美国总统拜登刚于中共党魁习近平通话之后,财长耶伦启程访华,外长布林肯也准备访华。对此,专家分析,白宫寻求密切与中共接触,是拜登的双轨政策,背后是印太战略布局。所谓交谈都是划红线给警告,美国在预防中共“狗急跳墙”。

耶伦访华前 抨击中共“不公平竞争”

继去年7月出访中国后,美国财政部长耶伦(Janet Yellen)第二次以财长身份,周三再次启程访华。

据美方公布的行程,耶伦周四(4日)抵达广州,周五上午与经济专家举行圆桌会议,随后会见中共广东省省长王伟中;下午参加中国美国商会主办的活动,傍晚与中共副总理何立峰举行双边会议。周六离开广州前往北京。

周日(7日),耶伦与中共总理李强进行双边会面,然后分别会见北京市长殷勇及北京大学师生,晚上参加与中共财长蓝佛安的双边会议。下周一(8日)将与前中共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面,随后与中共央行行长潘功胜进行双边会谈,下午举行记者会,美国财政部将直播,翌日返回华府。

耶伦上周五在佐治亚州抨击中共加快太阳能、电动汽车和其它商品生产,并指中共加强能源生产是不公平竞争,“扭曲了全球价格”,“伤害了美国企业和工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企业和工人”。

中国问题专家王赫队大纪元分析,“中共现在是产能过剩。跟美国、跟全世界一直打制造业的牌,全球制造业产能的30%都在中国,这对世界形成一个巨大冲击。而且它靠这张牌,把全世界供应链的脖子掐住,但是美国等西方国家肯定受不了。”

耶伦此次访华,预计就此向中方施压,强调中国工业产能过剩对全球经济造成的后果,还将告诉中国同行,提振中国国内消费市场才是正道。

上周五,美国出台贸易代表报告。报告说,中国在农产品、非市场政策、数据政策方面存在贸易壁垒。美国对源自中国产品所采取的反倾销及反补贴措施已达到上百项。

周三,欧盟表示,正在对两家中资公司在罗马尼亚太阳能发电园区公开招标中是否过度受益于中共政府补贴而展开调查。此前,欧盟还表示对中国生物柴油、电动车等展开反倾销调查。

分析:美国的双轨政策

此前,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共党魁习近平周二通话。白宫高级官员提前向媒体透露信息,表示美中双方“激烈的竞争需要通过外交来管理紧张局势、消除误解并防止意外冲突”。

而耶伦是美国政府的重要官员,王赫认为,美国对华外交是个总体外交,它经济、政治、军事各方面是协调在一起的。

“拜登政府的本意有两方面,第一跟中共要进行激烈的竞争,第二同时进行密集外交,使这个激烈的竞争不至于滑向战争。”

“在激烈竞争里面,美国同时搞一个安全法,一个双轨政策。对美国来说,拜登慢慢给中共扎定了包围圈,但是他也不至于要把中共逼得狗急跳墙,这样中共真的做一个反扑不要命的话,会造成很大的不必要损失。”

美国一直定调美中关系为竞争,并多次表示不脱钩。东海大学政治学系教授沈有忠3日对大纪元说,美国政要访华不代表双方要和缓,或者说开始和解;美方需要充分的资讯,以了解对方现在内部经济情况,作为彼此之间经济竞争的参考。

“在竞争的结构里,你要知道对手在想什么,下一步会做什么,手上还握有什么牌。这些可能都需要去沟通,以免双方会有误判啦。”

台湾总体经济学家吴嘉隆则认为,美国的做法一向都是先礼后兵,前面的外交姿态或者接触的做法,其实是为后面的强硬政策的出台铺路。表面上叫做会谈,其实根本没得商量,是来下警告、下通牒的。

“只要中方不遵守,或者没有意思要配合,美国后面的手段就出来了。”他说,所谓“乞求对话”是中方自我安慰。“我看中方还没搞清楚美国人的谈判手法跟政策的运作,以为美国人是来商谈是来对话,不是啦,美国不是来跟你对话的。”

美中近期密切接触 专家析美国战略布局

不只耶伦访华,白宫高级官员周二还表示,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将在未来几周内访问中国。习近平则对拜登说,中方欢迎耶伦与布林肯近期访华。

对于白宫近期与中共密切接触,王赫对大纪元说,这当中有个最大背景,就是赖清德5月20日上任台湾总统,北京会不会做些出格的事情,利用这个加大对台湾的军事威胁?拜登肯定是需要稳住中共,不要惹是生非。

“所以这个事情围绕着520,中美台三方的互动,它其实是很密切的。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中共在疫情三年期间,跟几个周边国家关系搞得很糟糕,一个是日本,一个是菲律宾,一个是印度。”

近日,美国发起一系列动作,美日安保、美菲合作、美日菲高峰会等,剑指中共。

下周三(4月10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将赴华盛顿,出席美日首脑会晤,重点议程即美日安保条例的升级。

11日,美、日、菲领导人也将首度召开三边峰会,据美国“Politico”杂志报导,此次峰会或将宣布,三国拟于南海进行联合巡航,抗衡中共的武力扩张。

本周,台湾海军司令唐华据报出访美国,倍受军事圈瞩目。而台湾本年度的汉光演习也将于4月进行计算机兵推;7月举行实兵演练。

美国还在推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新西兰等五国安保合作,建立新型的安全关系。美国国务院二号外交官周三(3日)表示,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之间的AUKUS潜艇协议可能有助于遏阻中共对台湾的行动。

王赫说,“这样在整个印太地区,美国对中共就是撒了一张大网、一个战略包围态势。那么中共其实是非常忌讳的,所以这次会谈它不光是中美双边问题,地区和全球问题都进行了会谈,实际内容是比较丰富的。”

专家:美中交谈重点都是划红线给警告

吴嘉隆认为,“这次(美中谈判)真正的重点,就是两件事,一个是菲律宾问题、一个是台湾问题,在南海跟台海这里。

“中共原来想对台湾动手,发现海空运补没有这个能力,然后想陆地运补,当然就是朝鲜半岛。又想在朝鲜半岛来制造事端,可是也不行,因为美台知道后,拜登把日本、韩国的领导人找去大卫营,设计集体安全架构,就是预防朝鲜半岛出事。”

吴嘉隆说,接下来就搞两个比较可控的小地方,就是台湾金门跟南海仁爱礁,这样来的。

“中共一直在找目标来制造事端,现在看来,(它们在)菲律宾南海这边比较好惹事生非,美国就在南海自由航行的安全问题跟菲律宾合作;然后在台海问题上,美国警告中共不要踩红线。所以所谓高峰会议,美方跟中方的接触,其实都是在划红线给警告,管理竞争预防冲突,都是这样的操作。”

沈有忠也认为,布林肯访华可能传递更重要的讯息,有关朝鲜半岛的问题,或者有关南海甚至台海问题,希望中方能够克制,或者维持现状,并以此作为美国最重要的利益基础。

分析:美国预防中共“狗急跳墙”

此外中国内部局势并不好。中国房地产巨头持续爆雷引发经济下滑,失业率高企、内需不振、外资大量撤离,出口下滑,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熄火。

中国经济能否复苏倍受关注。这两天中共公布3月份制造业与服务业数据,均胜于预期。不过,财新分析,经济下滑及就业市场压力大、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改善,尤其是就业和价格持续低迷,内外需还需进一步提振。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说,在信心偏弱、地方化债、房地产低迷等导致内生动力不强、需求不足的情况下,这些政策的陆续细化、落地将托底经济,其进展将影响经济修复的节奏。

《华尔街日报》也分析,3月整体官方PMI数据的改善并没有反映在就业分项指数上,1-2月的房地产数据仍然显得疲软。在就业和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需要尽可能获得央行的扶持和出口的助力。如果美联储推迟降息,那么至少有一项支持因素可能不会继续存在。

吴嘉隆认为,美国已经预知中国情况会更糟。因为到目前看来,中共当局没有能力阻止问题的发生跟扩散,现在多重危机不断累积,不断相加相乘,而美方做的就是等着中共体制出现危机、崩溃。

“所以叫做管理竞争、预防冲突,就八个字。美方跟中共接触,也是在告诉对方,你那些评估最好踏实一点,不要异想天开、一厢情愿,既让中方感受到压力,又不要它狗急跳墙。”

他说,美国到目前为止,从川普(特朗普)到拜登,过去这两任总统,根本没有退让,在立场上原则上没有退让。很多时候看起来有点松动,那是怕中方崩溃得太快,可能会不好收拾,“你以为美国人好商量吗?没有。”

他强调,“基本上美国现在知道,中国经济不断走衰,向崩溃的方向前进,然后在这个过程中,尽量避免中共有所谓的转移焦点、狗急跳墙。”

责任编辑:郑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