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红 木 家 具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1月28日讯】

据来自中国北京世界华人艺术的讯息

国人常常把硬质优良木材制成的家俱统称为红木家俱,可见红木家俱的影响之大。在外行人眼中,紫檀、黄花梨甚至包括铁力、鸡翅木等古家俱中常用良材与红木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属于体重色深一类,故把这类古家俱统称为红木家俱也算顺理成章。

其实,红木家俱在中国古家俱中出现得最晚,硬质木材中,它比黄花梨木等名贵家俱至少要迟出现三百年,大约到了清朝中叶,红木家俱才登上历史舞台。这没有例外,乾隆以前绝对不可能有红木家俱。红木是在紫檀黄花梨木基本告堀罄之后,作为替代品由南洋进口的。它的优缺点明显,国人的喜爱,市场的需求是红木家俱急剧发展的主要原因。聪慧的工匠们将红木的优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缺点反到被长期掩盖,致使我们浑然不觉。

红木是统称,植物学上属豆科,木料剖开后有酸味,较刺鼻。所以,红木在南方又被称为酸枝,这与北方的称谓大相径庭。北方人注重外在的韵美,南方人则强调记忆体的品格。红木的品种较多,以肉眼几乎无法细分,科学上尚没有办法将红木品种逐个下一定义,细致地分属出来,我们只好沿用老的办法——商业性的分类,这对于研究和收藏尚属行之有效。

红木体重适中,较黄花梨木、鸡翅木重,较紫檀木又轻。红木纹理变幻多样,有纹理近黄花梨而不易区分者,又有色泽近紫檀以假乱真者。因这两种材质历来比红木贵重,所以判断失误往往与此有关。红木硬度较高,性脆,雕刻时易崩茬,不适宜过于精雕细刻。红木雕刻如果过细,不权易损坏,而且很难打磨细腻,与紫檀的精细雕工有天壤之别。红木内应力大,遇干湿冷热立刻变形,或收缩,或膨胀,幅度大约在1%。红木在制做前如没有干燥,用不了多久,就会开裂,其后果不能想像。少数红木还会有弯曲变形现象,几乎无法整治。

在清前期,使用名贵家俱已逐渐形成社会时尚,紫檀黄花梨家俱又供应不足,大约从清乾嘉之际起,红木走上了名贵家俱的舞台,并唱了主角。从此,红木家俱一发不可收拾,以自己不失高贵,又可以普及的特殊身份,二百年来占领了中国古典优质木材家俱的市场,成为硬木家俱的代名词。这取决于数量,红木家俱的数量,远远大于黄花梨、紫檀、乌木、铁力、鸡翅木等家俱的总和。仅此一点,在国人倡导使用名贵家俱用以显示身份和地位上,红木家俱功不可没。

明朝没有红木家俱,清朝在雍正以前也绝对不会有红木家俱。它的出现最早也不会早于乾隆晚期,而且,当时的数量不会很多。从现在存世的实物来看,能够认定够乾隆朝的红木家俱寥寥无几。红木家俱的大量生产,大约在清道光朝以后,即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繁荣,红木家俱作为流行时尚的商品,受到了王公贵族,达官显贵的青睐,并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