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欧洲商会盼台湾改善智财权等问题

【大纪元11月3日讯】(中央社记者韦枢台北三日电)欧洲商务协会今天发布的“2003-2004年建议书” 指出,台湾政府改善欧洲公司对台投资环境正作出进展,而且在人力资源、环保、智慧财产权与保险等方面有显着改革,只是在智财权保护、政府采购计划、法令环境、物流与服务中心、台北欧洲学校觅地等问题上还要再加把劲。

欧洲商会认为,台湾政府改善方向大致正确,例如欧洲公司引进大陆员工的规定已见松绑,不过速度仍嫌不足,当前亚太地区经济快速转变,而中国大陆迅速崛起,成为全球商品生产者与消费者的重要市场,所以台湾必须加速经济改革,才能吸引更多欧洲投资人。

欧洲商会在今年度提出的改善建议需求,包括智慧财产权保护、政府采购计划、法令环境、物流与服务中心、台北欧洲学校觅地等五大项优先议题。

在智慧财产权部分,欧洲在台投资者要求建立一个更有保障的智慧财产权环境。例如台湾法院对欧洲公司采用较本地公司更严格的委任代理规定;欧洲的产地标示未能获得保障(如干邑、香槟等);本地公司滥用欧洲制药公司向台湾提出药品许可申请的专有资讯。

此外,尽管台湾的智财权保护法大致合宜,但执行成效仍嫌不足。商会认为这些措施均违反台湾对 WTO的承诺,同时也有损台湾吸引研发中心及推动生物科技产业的企图心。

在政府采购计划方面,殴洲公司无法参与大部分的政府采购案投标。台湾政府两年前承诺在 WTO之下签订“政府采购协定”,却因为与中国大陆对协定用字争议未能达成协议而延宕。欧洲商会暸解台湾所面临的挫折,但政府不会不遵循“政府采购协定”的精神,允许欧洲厂商参与投标。商会深信增加外商参与政府采购投标,可以提升采购计划的竞争性、节省纳税人支出,并可从中取得重大工程计划管理的经验转移,有助于本地营建业的发展。

在法令环境方面,要提升外资参与台湾的服务部门,政府必须修正金融、物流、旅游、产品认证与零售等领域中诸多不合时宜、有碍发展的法令。事实上,欧洲商会的成员非常希望政府能适度松绑过度限制或偏离国际惯例的相关法规。例如繁复累赘的银行规定、不合理的零售业建筑法规等,都可能阻碍服务业的发展。

在物流与服务中心方面,商会全力支持政府建立物流与服务中心的企图心。大多数商会成员非常关切台湾发展与中国大陆的经济关系,欧洲商会促请台湾政府持续放宽限制,以利进一步加强与对岸的商业往来。包括解除进口限制、两岸人员与货物更自由流动等,均有助于提升台湾的经济地位,尤其具有转运中心功能的高雄,将吸引更多欧洲厂商来台投资。

台北欧洲学校获得政府许可使用文林校区,但期限至明年夏天为止,目前尚未确定届时将迁往何处。由于许多商会会员的子女均就读欧洲学校,自然引起严重关切,纷纷质疑欧洲公司投资及其人员来台居住的合适性。商会希望政府准许长期租用文林校区现址,觅得长期的校址解决方案。

商会表示,台北欧洲学校是全世界唯一将法国、德国和英国学校合并为一的国际学校,也是韩国等许多其他国家研究仿效的典范。保障这所独特机构的未来,应是商会与台湾政府的共同利益。

商会认为,政府如能就这些议题迅速采取改善措施,就表示向前跨出五大步,不仅现行欧洲在台投资得以维持,进而还可吸引更多投资。商会也将完全支持政府为提升对中国大陆和其他亚太地区国家竞争力,及面临经济难题时的种种选择和努力。(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