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中国专家谈三农问题

【大纪元12月3日讯】(美国之音记者熊健香港报导) 中国领导人最近再次强调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北京经济学者认为,这个问题必须长期系统规划,必须从减轻农民负担、解决农民子弟的教育这一根本问题着手,单靠补贴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的中央经济会议十一月27号到29号在北京召开。中共总书记、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高度重视并且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必须把三农问题作为中共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农问题根源是教育*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厉以宁十一月29号在香港香江论坛上指出,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源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他说:“一切不平等的根源在哪儿呢?不平等的根源在教育的不平等。教育不平等,就业就不平等,就业不平等,收入就不平等,收入不平等,生活就不平等,生活不平等,下一代就不平等。”

厉以宁教授表示,中国城乡二元化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产物,要解决中国三农问题,就要在城乡一体化的框架下解决三农问题,并且要认真看待农村的教育问题。

北京大学的农业经济学教授姚洋认同这一观点。他说,中国中央政府必须在农村投入教育。姚洋说:“现在中央政府基本上不给日常运作,农村日常运作是不给钱的。全是地方上掏钱。这也是造成农民负担重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你觉得公平吗?”

*农民税款负担过重*

在减轻农民负担方面,姚洋教授表示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减轻农民税款的负担。目前中国已经取消了农民的特种税,在不久的将来,农税改革必须考虑减轻农民负担的问题。姚洋说:“农业的其他税如何彻底的取消,还是转变为其他的用途,或重新征收一种简单的税,把税率调得很低,这都在考虑之中。”

姚洋认为,另一种减轻农民负担的作法是进行县和县以下政府机构的改革。他说:“我觉得会很快做的一件事情,农村负担重,最重要的问题还是县乡两级财政负担太重,养的人太多了。必须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解决农村问题。”

*多方增加农民收入*

至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厉以宁教授提出几个重点。首先是发展农村的优势产业,也就是劳动力密集型的农业经济作物产业,包括蔬菜、花卉、水果、中药材和养殖业。其次是搞异地开发,迁移穷乡僻壤的三千万农民,同时可以达到退耕还林草的最大效用。 厉以宁说,必须引导民工外出,才能使剩余劳动者外移得到充份利用。

姚详教授也认为,这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他说:“解决的办法,是如何吸引大家来长期移入东部地区,移到发达地区。最根本的是东部开放劳动力市场,开放户口,要人家能待下来。慢慢的中西部的人移走了,剩下来的人收入自然就高了。”

*土地征用问题亟待解决*

姚洋指出,目前农村一个令农民担心的问题是土地征用问题。他说,征地之后,土地价格以十倍的速率上涨,而农民拿到的是很少一部分,一部分钱被各级政府拿走,最大头在开发商手里。他认为,这非常不公平,导致了农民的不满情绪。他说:“我们先不说土地私有化是不是农民自己的。首先在现有的所有制之下,没有尊重农民的土地所有权或者农村土地所有权。这一点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不解决,这是社会动荡的一个很大的根源。农民老觉得受欺负。”

总之,中国的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解决的,必须假以时日,从宏观和微观方面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才能有效地应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厉以宁说,尽管问题很多,必须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他说:“全世界最大的金矿在何处,全世界最大的金矿在中国农村,九亿农民,两、三亿农户,经济起来,每户买一个电冰箱、电视机、空调和电脑,这市场有多大啊,全世界都羡慕这个市场。”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