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世界

爱我不要骂我!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10日讯】

爱与感谢是祝福,是力量,更是人人生命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

我们远离体罚,明白不善的言词对于人我之间的斲伤,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将任何疼痛,加在孩子的身上与心上。

过去,人们并不一定了解辱骂与冷漠的可怕,现在,大纪元邀请您一同分享校园师生的实验成果,见证一念之善的惊叹与一念之恶的灾难。企划/大纪元编辑部

有怎样的师长,就有怎样的学生

“批评容易,赞美难?”这是一开始实验后,我深切的感慨。因为实验前与学生们分组讨论时,孩子们竟争先选择“批评组”,而且很快就“出口成‘章’”,但“赞美组”却乏人问津。我不禁怀疑,孩子们已习惯喜欢说“狠话”,但吝于赞美别人了吗?

常听人家说:“有怎样的父母,就有怎样的小孩”,还有:“有怎样的师长,就有怎样的学生”,而今孩子们习于批评他人,甚至乐于指责,这是不是老师“身教”的结果呢?身为老师的我,是否长期疏于提供正面学习的“典范”?想到这里,我不禁感到汗颜。  

了解就能宽恕

实验后,我体会到:“赞美”对于水、饭、水果、花卉……等都能起到莫大的作用,所以应该调整对人、事、物的心态,并尽量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因为“了解就能宽恕”,“够多的爱,便能包容”,我想,这便是教导的智慧。尤其我是一位教师。

所以我开始注意孩子们好的表现,并掌握适当机会多赞赏他们;在处理学生的偏差行为时,也能心平气和地去了解与包容。结果,我真心诚意的赏识,往往让小朋友眼神为之一亮,而且在羞怯的笑容背后,隐藏的是他们内心无限的欢喜……。在温馨的互动过程中,我仿佛看到孩子们拾回自尊,脸上也绽放出自信的神采。纵使是那个桀傲不驯、经常不交作业,令我十分头痛的学生。

在我调整教导态度之后,学生们也逐渐地能体会出我的善意,因而表现出从未有的礼貌,我想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感谢“善念实验”为我及学生们都上了很宝贵的一课。

能分辨赞美与逢迎之不同

实验过程中有位小朋友说:“赞美就是拍马屁嘛!”可见他不明白赞美的真义,我借此机会引导学生们思考这两者的差异?后来小朋友们的心得是:

“赞美别人是从内心欣赏对方,而拍马屁是为了巴结人家,希望得到好处。所以赞美和拍马屁是不一样的”(峻贤)

“赞美是诚心诚意的,而不是刻意去做的;但拍马屁有可能是为了让他人开心,也可能为了奉承人家。”(淑棻)

“拍马屁是小人用的,而且只是这样说,心里却不这样想。”(筱婷)

可见,孩子们已经能体会到,说话时要带着真心诚意了。靖珮就反省到:

“我第一次跟枣子说话时,只是随口说说,但老师看到后要我们要真正用“心”念,那时我就想:“好!我试试看”。没想到,奇迹真的发生了!原先枣子过几天就会发霉,但接受赞美的枣子竟然还青绿依旧,而骂他和不理他两组的枣子,有几颗却已经腐坏了。”

参与实验的小朋友也体悟了赞美之益与批评之恶,并有以下很正面的心得:

伯念:“无论人事物,都有一种‘感应’,……我终于知道了说好话的重要”。

怡玟:“我发现平时大家都很少说赞美的话,我应该也是这样吧!呵呵……,要改一下才好!”

姿惠:“善是多么好的一帖良药啊!如果人人都能发善念或者讲好话,世界就会和平!”

实验简介

时间:92年1月21日至2月7日,共18天

地点:屏东县东宁国小

老师:杨秋南、宋兆裕

学生:淑棻、彩玲、靖珮、韶婕等共12位

材料:枣子三盘〈重量都是600克〉

实验过程

对三盘枣子分别发出以下讯息

赞美:可爱又漂亮的枣子,看到你就很高兴,

   因为你是我的快乐天使!

批评:又扁又烂的枣子,长得那么丑,还不赶

   快给我去死!

不理不睬:不对枣子发出任何讯息。

实验结果(18天后)

赞美组:有三颗枣子仍然有青绿的色泽,重量约490克

批评组:全都变成黄褐色,重量约480克

不理组:全部转为深褐色,而且长霉发臭,重约460克

(转载大纪元周报www.epochtaiwan.net)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