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园地

陪孩子多进行户外锻炼

(http://www.epochtimes.com)

【大纪元3月3日讯】

现在许多孩子放学后就困在家里,除了在校上几堂体育课外,很少能有机会去户外进行体育运动。在家里孩子不是埋头做功课准备测验,就是看电视,打电脑游戏。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我国儿童某些体质指标有所下降,肥胖体型与“豆芽菜”体型的儿童逐渐增多。在7~9岁的孩子中贫血率达30%,有55。2%的初中生是近视眼,而每年参加高考体检身体完全健康的只有15%。

广大的家长往往只偏重关心孩子的吃喝,很少有人过问孩子的身体锻炼。学校也往往只抓紧学生的学习,体育课流于形式。所以导致孩子在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下,反而沦为身体上的弱者。

“望子成龙”心切的家长们忽视体质健康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片面地认为只有成绩好、能考上大学才是孩子成功的出路。却很少或从不过问孩子是否参加锻炼,不愿让孩子为体育活动而耽误学习。也有些家长常常为“增智健脑,提高记忆”、“提高成绩,增强体质”等等商品广告夸张的溢美之词心动,慷慨解囊趋之若骛。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花上几十元、几百元甚至上千元钱为孩子补身体健大脑。殊不知,一瓶氨基酸营养液的营养成分远不如一个鶏蛋丰富。还有些家长片面地以胖和瘦来衡量孩子的健康状况。但生活中,一个肥胖的孩子远不及一个爱玩爱动的孩子筋骨好。

运动能促进骨胳肌肉系统、心肺系统、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能使肌肉粗壮,关节灵活,能增强耐力、肌力、柔韧性、协调性、爆发力等;能有助于控制体重,消除脑力疲劳,提高学习效率,改善睡眠;能促进心理健康,提高自尊心,减少抑郁、焦虑的发生。不同的运动专案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氧运动如快速行走、慢跑、游泳、跳绳等,可以提高心肺功能;俯卧撑、引体向上、提物、举重(小哑铃等)等力量训练对骨胳的发育和维持十分有益;伸展活动、舞蹈可以提高身体的柔韧性。

我们的头脑中总有一个概念,就是体育运动与体力活动是等同的。其实不然,体育运动只是体力活动的一个分支。体力活动的定义是指“通过骨胳肌收缩使能量消耗高于静息代谢率的任何身体移动”,包括职业活动、家务劳动和业余体力活动三个部分,而体育运动属于业余体力活动中的一部分。专家指出,不但运动与健康关系密切,而且整个体力活动都对健康有利。

诚然,生命需要基本的食物营养条件,这是生命存在的基础。营养与运动好比是生命的双翼,缺一生命不能飞翔。但是,在满足了生命存在的物质条件下,运动锻炼就成为促进生命良性发展的最能动因素,人们常说的生命在于运动就是这个道理。为什么在物质生活条件相对要差的农村,儿童青少年的体质反而比城市要强得多呢?原因就在于农村儿童青少年有着更多的劳动锻炼的机会。我们常说青年和儿童是祖国的未来,还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面对越来越激烈的全球竞争,我们竞争的本钱不硬怎么能行呢?

体质强健与否,关系儿童的成长发育,也关系到他们将来的一生。无数事例表明,体育锻炼是提高儿童体质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家长要和孩子一起行动起来,在家里营造良好的健身锻炼氛围,清晨带着孩子去户外做操、长跑;平时可在家里做持久性力量耐力锻炼,如俯卧撑、仰卧起坐。在运动器材上多投资一些,买些儿童喜欢的健身器械,利用点滴空余时间与孩子一起做健身游戏,这样既能增加父母与子女的感情,又能锻炼孩子的体魄。

有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说“其他媒介达不到的教学目标,通过运动都可达到。运动场是人生缩影,能训练孩子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一场比赛比一场演讲对孩子影响更大。”@’??br>(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