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要闻

星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越来越难

【大纪元3月9日讯】(中央社记者吴显申新加坡特稿)女大学生炒栗子!大学工程硕士到超市打杂!这样的新闻最近出现在报章后让许多新加坡人既惊且忧。目前经济衰退打击面广,不管那一所大学,那一科系,都面临求职的困境,以前那种一毕业便有工作的一等美事已成历史。

根据最新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新加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近来一跌再跌,他们找工作所花的时间也越来越长,而打短期工的毕业生则有增加的趋势。

这项报告是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和南洋理工大学分别向它们的毕业生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在一向视大学毕业生为社会菁英和国家栋梁的新加坡社会,引起相当程度的惊讶和震撼,大家悚然警觉,星国经济不景气的浪潮竟然已经袭向社会的菁英群了。

新加坡近年来受到经济不景气的影响,失业率显着上升。上一季的失业率是百分之四点二。可是展望经济前景,由于美国与伊拉克可能打仗,前景不明朗,更让政府领导人忧心忡忡。

在这种大气候下,新加坡大学毕业生就业率从前年起就下滑,去年情况并没有好转。

以星国最著名的两所大学为例:新大毕业生的就业率是七成;南大是七成七八,分别比前年下跌了九点二和三点七个百分点。

  以各别院校的情况来看,在南大,除了电脑工程荣誉班和机械工程毕业生的就业率上升外,其余本科课程的毕业生的就业率都下跌。

  在新大,电脑毕业生的就业率跌三十个百分点至五成六八。其它学院和科系毕业生就业率则未受影响。

  但是,对去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即使能找到工作,但寻找工作的道路是越来越漫长了。

根据调查,找到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比去年少了十个百分点,而有工作的大学生,薪金中位数减少了百分之五到百分之十。

大学毕业后找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是一般人的观念。但是,调查显示,这两所大学有越来越多大学生在打短期工。以新大为例,去年有一成四三的毕业生从事部分时间或合约性质的工作,这在前年是一成零二。

南大副校长余明华认为,毕业生从事短期工作是受了经济不景气影响,但这只是暂时性问题。

  新大副校长华拉保绍博士却有另一番看法。他认为,大学毕业后以合约性质工作,将成为一种环球的趋势,而这可以为毕业生带来好处,因为他们会对就业市场的动态更敏感。

最新的一个例子或许可以反映出星国大学生就业的困境:一名南大工程硕士在超级市场当杂工,月入区区几百新元。

  这名南大精密工程学硕士生洪术生,在去年七月考取南大精密工程学硕士学位后开始找工作,至今共寄出五十四封求职信,但是一直没有着落。于是,他只好到一家超级市场应征杂工的工作,赚取微薄的收入─每小时工资四新元,一天做五到六个小时。

他在应征时,还担心雇主会因为他“过高的学历”而不聘用他,因此不敢透露自己拥有硕士学位。

  人力部兼教育部政务部长黄永宏对这项调查结果持比较乐观的看法,认为即使新加坡经济环境恶劣,多数大学毕业生还是多数能找到工作,说明他们有务实的态度,愿意接受较低的起薪。

  政府也不遗余力地为大学毕业生寻找工作机会。例如日前举办一项大规模的职业与教育展,由海内外二百五十多个公私机构和国内外教育学府举办,为学生、求职者和工作者提供许多职业选择、升学与培训机会。

不过,悲观的警讯最近陆续自政府首长口中传出,包括:

─总理吴作栋说,按目前全球所存在的各种不稳定因素来看,新加坡眼前所面对的经济困境,还不算是到了谷底,更糟的情况可能会出现。伊拉克一旦爆发战事,全球经济在接下来几个月,必将因为油价高涨而大受影响,新加坡也不例外。

─全国职总副秘书长姚智指出,在无法预知今年局势发展的情况下,如果伊拉克战争爆发,星国经济将受打击,今年的裁员人数可能会高出去年,将维持在一万五到二万人左右。

吴作栋特别提到一名女大学生以卖炒栗子为生,不依靠别人的帮助为例,呼吁国人要发挥自力更生的精神,今后要改变依赖政府的心态和观念,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问题。

  在新加坡最新的一股裁员和政府相关单位“瘦身”潮下,一向财雄势大的港务集团和建屋发展局最近纷纷实施裁员和重组行动,打破了许多新加坡人“铁饭碗”的观念。(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