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纪实报道】美国先贤托马斯.杰弗逊系列

【大纪元5月24日讯】编语:“文坛风景”从这期开始连载有关美国民主先贤,著名的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著名的弗吉利亚州提案人,托马斯 杰弗逊的生平事迹。作者并非美国人而是1986年来美留学的一个中国人。当年所学是工业工程,如今所做也是工商业务。然而,自从踏上美国领土,作者感奋于这个国家的气脉和自由的体验,开始倾其工余时间,踏遍美国大河山川平原,搜索美国历史文化踪迹和自强的历程。凡有美国民主自由先贤们足迹的地方,必到不舍。由于迥然不同的文化、历史、制度、人生,中国人感受美国,常常有自己独到之处,有时让美国人因而自己对自己也不免“刮目相看”。没有人向这位“非文人”约稿,但是他情不自禁写下数篇考察报告。这里发表的是作者多年研究考察的感悟文字之一。

================================

托马斯.杰弗逊和蒙迪卡罗

夏云

一年一度的美式足球超级杯(Super Bowl)决赛,2002年在新奥尔良(New Orleans) 举行。不同于往年的是,在比赛前的庆祝活动中,特地增加了一个节目。这就是由众多的著名体育明星,退休的和在役的,每人背诵一段托马斯。杰弗逊写的。反复若干次。情景颇为壮观。

托马斯。杰弗逊是世界上一切寻求幸福,自由,民主和独立的人们心目中的英雄,当我第一次读到他写的”人人生而平等”时,他就成为了我的偶像。那时我还是一个中学生。自从到美国后,我不只一次地到过威廉斯堡(Williamsburg),Jamestown,Yorktown,这些都是当时美国先哲聚集,策划造英国人反的地方.还访问了英国人向美国人最后投降的战场.我也去过费城,见到了杰弗逊当年用于写独立宣言的屋子,美国大陆会议的会址以及JohnAdams宣读的广场。到过华盛顿,瞻仰了杰弗逊纪念馆,到过波士顿,还有列克辛敦和邦克山庄,那是著名的倾茶事件和导致美国独立战争打响第一枪的地方。最后我到了他的家乡蒙迪卡罗,见识了作为艺术家,科学家,哲学家,建筑家,音乐家,发明家和政治家的杰弗逊的相关历史和事迹.

托马斯.杰弗逊1743年在弗吉利亚州的Albermarle(曾经是Shadwell)县出身,1826年在其首府夏洛斯维尔(Charlottesville)他的家中,蒙迪卡罗去世。在他83年的人生中,他当过弗吉利亚州议会代表、州长、驻法国特使、第一届美国国务卿、第二任美国副总统和第三,四任美国总统。而在我看来,他历史中最光辉的一页,却是他所写下的美国。1809年他从总统位置退休后,就回到了蒙迪卡罗,安度晚年.

蒙迪卡罗从动工到完成,共用了长达40年的时间。因为任何时候只要他不在,或出任公职,出差和旅游,这时建筑一概停工。只有他在的时候才开工修建。后来他从法国回到美国,又把法式建筑的特点运用于此,使蒙迪卡罗成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美国的五分硬币背面,就是蒙迪卡罗的图案。当我站在蒙迪卡罗山顶上的时候,正是中秋季节,整个地势顺着一个较小角度的山坡向前,向下延伸。极目了望,山峦耸翠,红绿交映,天,云,山,树在远方交汇成一片。大有一派美丽神奇的气象。我在那时突然想到中国老百姓对风水的传说。我曾经到过湖南湘潭的韶山冲,毛泽东的故乡。我的一个表叔(湖南人)告诉我,一到那里,就可以感到一股皇气。在韶山冲我的确感到了一股气,但却是一小块平原受压于四周的小山,有被束缚的感觉。而在蒙迪卡罗,我感到美丽,自然,磅礡,潇洒,还带有一定的罗漫蒂克。

托马斯。杰弗逊的政治远见和智慧是和美国的独立战争结合在一起的,也是和那时的美国建国初期其他先哲的思想及互相影响分不开的。大概美国人幸运,就是因为他们有这样一批富有远见,有智慧,有牺牲精神的开国先人。其中包括弗吉利亚州的George Washington, Richard Henry Lee, Patrick Henry, James Madison, George Mason 等。宾夕法利亚的 Benjamin Franklin, John Morton, Alexander Hamilton, Thomas Paine。麻萨诸塞的 John dams,SamAdam,John Hancock。康乃得格的 Roger Sherman等等。他们每一个人都是具有坚定的自由,民主和独立的信念,为民主事业不惜献身的知识分子。都有为后人所传诵的精彩言论和事迹。我将对此有专题收录。

1774年9月,美国人在费城召开了第一届大陆会议(ContinentalCongress)。每个殖民地州(除佐治亚)都派了代表参加。在大会上,他们首次提出了美国人要求”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的权利。会后,1775年初,为了反对英国议会把麻州定为叛乱州,弗吉利亚州的潘。亨利(Patrick Henry)提出了”不自由,勿宁死!” (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的口号。是年的4月19号,美国人在麻塞诸萨州的列克辛敦(Lexington) 向英国人打响了第一枪。独立战争的序幕由此拉开。五月,第二界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JohnHancock当选主席,乔治.华盛顿被任命为新大陆联军总司令。6月17日,第一场正规的美英战斗在波士顿的邦克山庄(BunkerHill)展开。从此双方战斗不止。

1776年6月7日,弗吉利亚州代表里查.李(RichardHenryLee)正式向第二届大陆会议提交要求美国独立的题案。11日大会宣布任命包括托马斯.杰弗逊在内的五人委员会负责起草美国独立宣言。其中包括宾州代表本杰明.福兰克林(BenjaminFranklin),麻塞诸萨州的约瀚。亚当斯(JohnAdams)即第二届美国总统,和纽约州的R。Levingston,倾茶事件的领导人,康州的罗杰。薛曼(RogerSherman),及后来第一个提出国会两会人员来源构想的人。他们均为当时民主独立运动的精英。杰福逊被委托负责宣言的总体编写。据说他才思泉涌,集一生自由民主的理念,渊博的历史知识和精湛的文学艺术功底,一气呵成,在没有带任何参考书籍的情况下,仅一到两天功夫,就将初稿完成。然后由福兰克林和亚当斯稍做修改。6月28日,他将独立宣言的初稿送交大会审阅。7月2日,12个殖民地州(纽约州缺席)的代表召开大会,投票支持里查。李的独立题案。7月4日,杰弗逊起草的文件被大会正式通过。这个被后人所称为不朽著作的美国从此问世。起草人托马斯。杰弗逊当时年仅33岁。

独立宣言开宗明义地指出,在人类历史的进程中,一个民族的人民有理由解除与另一个统治他们的政府用于束缚他们之间的关系。它向人类历史有力地宣布:

“我们认定以下的真理是不言而喻的,这就是人人受造平等。他们为上帝所造之始,就被赋予以下的诸种绝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自由以及对幸福的追寻。(“We hold these truth to be self-evident, that all men are created equal, that they are endowed by their Creator with certain unalienable Right, that among these are 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独立宣言所阐述的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自由民主的理念被几百年来的历史证明是颠簸不破的真理。它至少有几个明显的意义:1,在上帝面前,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是平等的。前者的权利来必须来自后者的同意。2,在人类历史上,政府和统治者的所有错误和罪恶,都来自于一个,就是独裁。3,任何政府仅仅是为保护人民的这种基本权利而存在的,此外绝无其他存在的理由。4,如果统治者不能保证人民的基本利益和要求,就理所当然地应被推翻。

托马斯。杰弗逊对人类的独裁者和独裁制度嫉恶如仇,他曾这样表达:”我在上帝面前起誓,我一如既往地而且永远地和人类任何形势的独裁者为敌.”

历史的发展向我们展示:是完美的。它并不算是一部具体的政治运作的指导书。而是富于政治智慧,漾溢着灿烂文采,充满了历史远见的不朽文献。这是一个理想的信息,一个平实的好消息,好得难以自信。它并不仅仅试图告诉我们今天该如何干,而是要指示我们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朝着这个目标去一步一步的去努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宗教信仰方面,托马斯。杰弗逊本人并不是一个非常虔诚的基督徒。但他却刻意表达了人类的一切,平等,自由,社会的未来,政府的稳定结构,政府与老百姓的关系,等等,都必须在上帝之下来寻求。

他的思想和哲学使我们了解到,在上帝面前,政府和老百姓一样,帝王和臣民一样,领袖和人民一样,都是不完善的。这就在理论上奠定了独裁有罪的基础。通俗的讲就是人民不应该接受任何所谓的英明领袖和政府的独裁,因为领袖和我们一样,是人。人就是可能犯错误的东西。人民可以雇佣领袖工作,给予报酬,因为我们和领袖是平等的。人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而且应该原谅领袖的过失和错误,因为领袖和我们一样,是不完美的,都是有罪的,是具有天生犯任何错误的可能的。任何政府和领袖,时间一长,最终走向腐败和独裁几乎是绝对的。因此人民同时也要保留在任何时候惩罚政府和领袖的权利。这个理论的意义在于,如果人类不把上帝放在首位,就会在历史上出现人类的某些人,把他们自己放在人民的头上的可能。而这种情况的开始往往是人民默许的,这种默许来自于更早期对于独裁的沉默。到后来人民觉悟而不同意独裁时,却已经为时太晚了。独裁最终会被推翻,然而代之而起的可能是更英明的独裁。人民就只能在这种周而复始痛苦的历史中挣扎。如果有幸碰上一个暂时的所谓明君,就有几天好日子过,而在绝大多数的历史中,人民处于被统治者所剥削和压迫的状况之下。有不少历史先例已经证明,在人民还不觉悟时,是可能接受这样一种理论的,既被动地承认和接受伟大的明君可以统治自己。这种理论是被统治者所灌输的,而要害就在于他们自封为神。如果人民要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建立起对政府和领袖的监督,要从根本上杜绝独裁的发生,就要把任何人都置于上帝之下,人人平等的地位。只有当人民能自觉地把政府看为绝对会走向腐败的怪物的时候,只有当一个民族的知识分子能够把批评政府视为自己的天职的时候,自由民主的一天才会到来。美国人和世界大多数民主国家的几百年的实践说明了托马斯。杰福逊的正确。而第三世界的民运理论家、活动家离开托马斯。杰弗逊的政治智慧有多远,离开成功的一天就有多远。

杰弗逊作为艺术家胜于政治家,充满政治智慧多于热爱政治斗争。他爱好安静的田园生活,1806年他在林其堡(Lynchburg)盖了一座房子,叫PoplarForest。我在林其堡工作和居住期间有幸几次去参观了那栋已经成为了什么俱乐部的房子。记得大概是在1996年,波兰的前总统瓦文莎还到了那里参观访问。他象是以批评的口气讲到:你们美国人不爱护珍稀历史。如果是我们波兰人,对托马斯。杰弗逊的遗物将一定会保存的更好。

1809年,在当了两任8年的总统后,杰弗逊从总统任上退休,回到蒙迪卡罗。他说这是”离开了可恶的政治,回到了我家庭的怀抱,我的农田,我的书斋.”他的生活转向了和朋友交往,通信,特别和亚当斯通信极多。可能的原因大概是他曾是亚当斯的副总统,又同时参与的创作,而且他们还有过一段不愉快的政治分歧的历史(我在以后有专述于此)。他也有更多的时间用在蒙迪卡罗的农田,林木和花园的建设。此外筹建弗吉利亚大学也是他非常关心的主要工作。

据说他的生活习惯很特殊,不论就寝早晚,他总是在天亮前起床。他自称,50年来从未在床上被太阳逮住过。每天早上只要能看清楚卧床对面墙上挂钟的指针,就立即起床。他还有记录每天的温度,风向的习惯。他有一个自我锻炼身体的方法,就是每天早晨用冷水泡脚,整整坚持60年。他的床对这个1.88米个子的人来说是比较小了。我被告知,他经常把枕头垫高,半坐半睡。

他很喜爱发明。我记得他家里有一个由他本人制造的靠重力运行的传递系统。从楼上到地下室的人可以不要出去而拿到别人送的东西。平常黑人奴隶做好饭后,可以通过它传进用餐室。在那个时候奴隶是不能和主人共进饮食的。我见到不少的机械工具和仪器,如圆规,量角器,尺子,三角板,地球仪,测温仪等等。

蒙迪卡罗的花园很有名,有不少奴隶在此工作。他们中间有能干的匠人和植物培养人员,使蒙迪卡罗成为很美的地方。在后山坡,有奴隶居住的房子,工作间,铁匠房和温室等等。杰弗逊一向反对黑奴贩卖,他在1784年向当时的国会提出过一个议案,建议在1800年以后,全美国境内禁止奴隶买卖制度。但是这个议案不幸被否决。早在的初稿中,他就做了如此的努力(我将有专述于后)。受他思想的影响,麻州在1788年就宣布了黑奴买卖为非法。但是一个颇引起后人讨论的问题是, 虽然如此, 他一直拥有黑奴,最盛时达到150个之多。

现在每天都有很多人到那里参观。5年前我们去的时候门票价格是$8,还要排长队。由专门的Bus送参观的人上蒙迪卡罗。我见到很多欧洲人和一些亚洲人,包括老人和小孩。我周围的几个弗吉利亚州本地人告诉我,他们来过几次了,但还是喜欢再来。大概托马斯。杰弗逊不善于理财,他一生欠债很多,无法还清。很遗憾的是,在他去世后,蒙迪卡罗在1831年被迫出售。买主仅仅把为了把它作为伺养蚕子的地方。幸好在1834年,蒙迪卡罗被一个犹太后裔的美国海军军官买去。经历了两代人。他们都是杰弗逊的崇拜者。把它维修管理得很好,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纪念物。到了1923年,一个叫”托马斯。杰弗逊纪念基金会”的非盈利组织发起募捐运动,甚至连小学生都加入了”为蒙迪卡罗捐出您的一分钱”的活动。他们最后用筹款买下了这个地方,为了专门纪念和教育后人。联合国有关机构把它列在”世界珍贵遗产表”一栏中。蒙迪卡罗是国际性遗产,享有在任何情况下,不惜任何代价都要加以保护的国际遗产。如此殊荣,整个美国仅此一例。

1826年6月24日,83岁的杰弗逊在家中病倒,7月2日他开始进入弥留状态。偶尔醒来时,他只是询问家人7月4号到了没有。七月四号这天,远在波士顿的美国第二任总统,独立宣言的副作者之一,约翰.亚当斯去世。他临死之前对家人讲:我就要去了,但好在杰弗逊仍然健在。但他殊不知,他的亲密战友,独立宣言的作者,托马斯.杰弗逊已于几小时前在蒙迪卡罗家中与世长辞。天公作美,这一天恰恰是美国庄严宣布的50周年纪念日。

在Monticello的背面山下,有杰弗逊家族的坟地。他的家人大都葬在那里。他的墓被铁栏杆围住,访问的人不能进去。但可以在外面观看和拍照。在他的墓碑上刻着他本人授意的碑文,他曾经明文规定,不能多写一个字,这就是:

托马斯. 杰弗逊在此下葬

其人是:

美国的作者

弗吉利亚州的提案人

弗吉利亚大学之父

下篇预告:托马斯。杰弗逊和编写的过程

(寄自美国)

大纪元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