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闻

每日电讯报: 客气中隐藏着高涨的愤怒

【大纪元7月7日讯】大纪元译自7月2日英国《每日电讯报》/ 不满在六年里已达到沸点,理查德-斯本瑟在港人走上街头之际写到。

中国的示威很客气。香港昨天的游行中,一个T恤衫上最常见的标语是“我们不应该被这样对待。”

中年的教师和商人告诉记者他们的担忧,“行政管理的质量达不到标准”,并感谢记者们的倾听。

发型时髦,衣着整洁,配带眼睛的二十多岁的年青人抱怨政府没有正确地遵循程式,他们似乎更在意法律方面而不是基本自由。

人们给用粤语演唱的—— 一首抗萨斯病的主题曲和共产国际歌喝倒彩。有人解释说,参加反对香港政府大游行的港人在这六年中,不满已渐渐地达到沸点。

“我当然反对23条,”一公司董事托马斯陈说到,“但最让我气愤的是董建华。”接下来的是一长串耳熟能详的对董在面临危机、经济、与北京的关系及萨斯病问题时无能的抱怨。

董先生,富翁船王,去年由北京再次委任为任期五年的香港特首。民众对他的轻蔑在近几个星期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刚开始并不是他的错,回归后的亚洲金融危机破坏了香港的就业和房产价格。可它的市民却目睹了其他国家,诸如南韩根本改革和几英里之外的中国大陆日益富裕。他们质疑董先生为什么就没有这样的魄力。

他在萨斯问题上的犹豫不决,拒绝修改 23 条(整体内容只有在下星期三表决后才能看到)已是最后的防线。

可以说,许多挤满了维多利亚公园和其他同样以英国君王和帝国命名的道路的示威者对抗议领导人的关心多于市民自由。

但讲师陈子宽说,即使你不担心 23 条的具体内容,事实上,政府已在无视民意的情况下强行推进立法.。自北京委任董后,不可能因 23 条或别的事令他下台。“真的,民主是对香港问题的唯一的答案,”陈先生说。

有多数是老年领导人组成的民主反对派在昨天受到了特别的欢呼。尽管拥有大份额的普选票,在立法委员会却只占少数席位。

李柱铭这个学究气质、戴眼镜的前民主党领袖说:“政府怎么能无视这些人呢?他们是香港的未来。他们如此开心的聚在这里,我在每张脸上都看到希望。”

李先生批评了英国政府,它作为基本法所赋予的自由的保证人,没有尽力质询这一立法。

但34岁的系统工程师查理王说:“1970年后英国就没有为香港负任何责任,中国政府一说是国家内政,他们就撒手不管了。现在该我们站出来说我们想要说的话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