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休闲

怀念世界音乐家──亨利‧梅哲

带领台北爱乐走向国际 以音乐与生命奉献台湾

【大纪元12月1日讯】亨利‧梅哲(Henry Simon Mazer),一个大多数台湾人陌生的名字,一位顶级的世界指挥家,却蜗居台湾长达十六年,以音乐默默耕耘这块土地。当他去世的那天,报纸仅有短短一则消息,电视则几近不声不闻。然而如果没有他的奉献,台湾的音乐恐怕无法登上世界舞台,许多扬威国际的音乐家,也都要痛失与大师为伴、琢磨成闪耀钻石的机会了……

赢得“乐团创立者”称号

年轻时,亨利‧梅哲在美国亲炙三位名指挥家--弗列兹‧莱纳、史坦柏格以及萧提的门下与左右,尤其深得莱纳的独到之处,并曾获得当代最重要的乐评家--赫洛德‧荀白克的惊艳:“大师级的指挥……如此具有天赋的指挥家竟然不为众所周知。”

天性澹泊的梅哲并没有趁声誉渐起时大展事业,反而甘于待在安静的西维吉尼亚州的维林市将近十年,以简陋的条件打造了“维林交响乐团”,丰富当地的音乐文化,也赢得了“乐团建立者”的称号。

其后虽然身在盛名的芝加哥乐团担任副指挥,却一直苦于无处伸展的梅哲,也善用自己的职权以及乐团丰富的资源,到各级学校推广古典音乐、训练孩子参与以及演奏音乐。他的名言是:“我把任何乐团都当作芝加哥交响来指挥,每一场音乐会都像在卡内基厅演出。”

梅哲在音乐上的热心与努力使得他家喻户晓,为维林与芝加哥带来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至今居民对他感念犹深。

一九八六年,当六十八岁的梅哲终于答应台湾的邀请,将要离开芝加哥时,芝加哥市长特别将五月廿四日订为“亨利梅哲日”。临别时,梅哲宣示似地说:来到芝加哥前,他一心致力于建立乐团;来到芝加哥后,则努力于教育工作。然而来到台湾之后,他将“同时做这两项工作”。

当年梅哲所立下的允诺一一实践。他为台湾带来的礼物,也远远地超过了在维林与芝加哥的成就,深深地扎根在这块异乡的土地,开出令人不敢置信的花朵。

六十八岁与台结缘

台北爱乐总监俞冰清,忆起初遇梅哲不久后,带他到北市龙山寺观光。走近正殿时,梅哲忽然严肃地不发一语,良久才说:“冰清,我听见菩萨对我说话,祂要我留下来,做出一番成绩……”尔后还央俞冰清到附近的佛像店,请回一尊与正殿的神像最相似的菩萨,供在辛亥路的家中。

不论此事是真是假,俞冰清感慨地说台北爱乐能成军,乃至茁壮至今,绝对是一番天意:“因为过程实在是太惊险、太艰辛了。”

一九八九年预定录音的音乐会演出时,正遇本土学运与民运的风行,位在立法院附近的排练场所因聚众烧车,再加上演出录音的联络不顺,几乎无法继续,这时幸有林东辉先生挺身而出,提供自身的技术及设备为爱乐免费录音,总算在千辛万苦中,演出了艾尔加的“序奏与快板”,台北爱乐就在历经几番波折,凭着这份出乎意料的好的录音,扣开通往国际的大门。

梅哲将这份录音寄给名指挥家萧提聆听,这位音乐家致函赞叹:“弦乐的水准之高真是令人惊讶”。尔后,台北爱乐就凭此与萧提的背书,争取到加拿大“维多利亚音乐节”的邀请,至今在国内、国外巡回演出已达两百多场,屡获佳评。

台北爱乐最光荣的时刻,是曾获考核,获邀到所有乐团梦寐以求的音乐殿堂之顶--维也纳爱乐厅演出,获当地乐评家“让舒伯特活起来”这样的赞美,充分展现了台湾的实力。而各国巡回演出的会场往往国旗飘扬,谢幕时曾有观众起立鼓掌五次仍不肯离去的盛况,着实做了许多场漂亮的国民外交。

网罗人才 能力一流

俞冰清说:“什么是好音乐?就是连不懂音乐的人都会觉得好听、深深被感动的音乐。”她说认识梅哲、来到台北爱乐,才知道原来音乐可以那么好听,对音乐的优劣有了天差地别的认识。

当梅哲一站在台上,就能够让整个乐团有如脱胎换骨似的提升,这是一位大师不可思议的魅力。谈起梅哲带领台北爱乐室内管弦乐团的方法,俞冰清说他就是有办法看到一个人绝佳的本质,在排演的时候将他的潜能完全激发出来,以至于排演后,每一个人都有被逼到极点、精疲力竭的感受。

梅哲的慧眼以及网罗人才的能力也是一流的。许多杰出的乐团首席与演奏家都是他精心挑选、网罗进团。他真心的欣赏台湾的音乐家,相信他们能与世界最优秀的演奏家并驾齐驱。

当他们获邀到维也纳爱乐厅演奏的时候,面对金碧辉煌的乐厅而心生惶恐的团员,梅哲却信心满满地说:“这个厅那么的好,因为你们这么优秀的乐团,就值得在这样的地方演奏!”而事实也证明所言不虚。

梅哲常对俞冰清说:“Come to music, I can’t lie.”。虽然这种率直真实的个性,使得他常常得罪人而不自知,以至吃了不少闷亏。然而这也正是他可爱之处。而此种对音乐的坚持与真诚,一起创造美好音乐的赤诚,正是一位大师的风范。

温暖细腻的梅哲之声

二○○二年,高龄八十四岁的梅哲在终于完成了台北爱乐到布拉格演出的宿愿,虽然因病未能成行,也算是由他一手所创的乐团,完成了向最崇拜的音乐家--莫札特致敬的心愿。八月一日晚间十三点十三分,梅哲因为多重器官衰竭,在神父的祝祷声中病逝于国泰医院。

在他生命最后几年,梅哲曾欣慰地说:“台北爱乐是一流的乐团,没有我也能好好走下去。”、“台北爱乐可以到全世界去为国争光”。

二○○四年,台北爱乐正式迈向成立二十年,不但于今年开馆启用“台北爱乐暨梅哲音乐文化馆”,并将于十二月三日,于国家音乐厅举办梅哲纪念音乐会。梅哲曾对他人说台湾是他最爱的地方,在这里度过了最愉快的时光。冬寒岁末,且来聆听台北爱乐奏出“温暖细腻”的梅哲之声,为这位音乐的传教士致敬!

2004梅哲纪念音乐会

12月3日(五)晚间7:30 国家音乐厅

曲目:金希文 《福尔摩沙的四季》小提琴协奏曲柯普兰 竖笛协奏曲舒伯特(马勒改编)《死与少女》

演出者:音乐总监:亚历山大‧鲁丁

客席指挥:林天吉

小提琴独奏:苏显达

单簧管独奏:陈威棱

台北爱乐室内及管弦乐团

音乐‧人生讲座

身为大师级的音乐家必有他特立独行的风格、以及与众不同的见地。让我们透过陈彦玲教授精辟的导引——了解梅哲,了解自己。

第一堂 梅哲‧音乐‧台湾

第二堂 梅哲的魅力~激发潜能 (一)

第三堂 梅哲的魅力~激发潜能 (二)

第四堂 淬炼‧蜕变‧丰收

主讲人:陈彦玲 教授

费 用:2500元

说 明:赠送爱乐之友卡、大纪元时报一年份、悠游字在DVD一片

报名专线:0953-415760 陈美玲

主办单位:台北爱乐室内及管弦乐团 台湾明慧教育学会

协办单位:大纪元时报、新唐人电视台

──转自台湾大纪元时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