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好评

陶君行:一国两制在香港的实践

【大纪元12月14日讯】一直以来,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思,都被视为中共和平统一的有效工具。然而,香港回归的实践经验得知,此构思尚未完全成功落实,更对香港的政治经济面貌构成不少的冲击。经济方面,失业、裁员,减薪及负资产不断;政治上的自由、法治、人权及民主亦未有任何寸进,反而有倒退的迹象。

二零零?及零四年的七月一日大游行,可被视为香港人藉反对廿一条立法,对回归多年特区管治及施政的总爆发。港人由昔日的政治冷漠,转化为具体政治的抗争行动。虽然两年的七一大游行令当局撤回廿一条立法,以及逼使?位问责官员下台,表面上是香港民主运动胜利的成果。不过,中央有感香港的情况失控,由今年开始加强对香港事务的控制及干预,严重冲击“一国两制”的实施。可以说,中央由过去隐性干预(透过官员的任命),改为全面的政治干预,务求稳住香港“失控”的政局。

由今年年初的“爱国论”开始,中央不断在各层面展开直接或间接的干预,其中包括:(一)透过人大释法,否决07/08年普选行政长官及立法会;(二)为港人政治诉求定下框框,对在香港高喊“还政于民”及“结束一党专制”的口号设限,以图打压和边缘化香港支联会;(三)加紧对媒体的操控,逼使名嘴相断的封咪,影响香港言论自由;(四)全面介入香港立法会选举,透过传媒、亲共的地区网络和组织,影响香港立法会选举结果;(五)为干预香港事务铺路,在国际院辖下成立“港澳政策研究所”,架空特区政府及行政长官董建华。

种种的事例显示,香港的“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及“高度自治”备受考验。香港民众的意见未能透过现行的建制(特区政府及立法会)的管道表述,惟有依赖建制外的参与(群众集会,游行和示威),将积累的不满发和表达。此举究竟是祸?是福?对“一国两制”的成功有否帮助,的确有待时间验证。

从香港的实残经验,民主及自由从来不可依靠当权者赐予,要由民众一点一滴由“下而上”争取回来。香港两年七一经验引证,虽则大众传媒受到中央的操控,但香港已涌现不少另类媒体,港人可以透过网上讨论区,互相传递的电邮(包括:讽刺高官笑话书及自制音乐短片)、网上电台等等网上另类媒体,获取资讯,并参与政治及社会运动。

--转载自《议报》第175期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