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

杨丽萍开腔放歌 《云南映象》把舞台当田野

【大纪元4月12日讯】 《云南映象》11日首演 杨丽萍开腔放歌

  好像神灵握住了他们的手,好像神灵在与他们对话,11日晚,《云南映象》在北京保利剧院举行首场演出,观众们的听觉和视觉都受到了强烈刺激,那种原生态的土风土韵,让人们寻到了民族舞久已不见的灵魂。而被称为“舞神”的杨丽萍一出场就被观众惊叹“太美了”,舞台上,她宛若一个传递着天地自然生息的神秘使者,轻盈的身影流泻出丝丝入扣的生命律动。

  据中华网报导﹐ 来自滇山村寨的数十名舞蹈演员,把舞台当做田野,像开山村歌会和过节一样毫无保留地歌唱、踩踏和舞蹈,那种来自内心的律动影响了全场的观众,许多人都是在探著身子观看演出。

  

  由于少数民族的演员都是用“乡音”歌唱,观众们为了理解其中的含义需要借助字幕,所以,常常出现眼睛不够用的情况,当演唱“海菜腔”的“花腰彝”姑娘们借助灯光突然显身舞台时,观众席中竟然出现了集体式的惊叹,原来大家都在专心看着字幕对“海菜腔”的解释,没注意20多名歌唱者已经悄悄“潜入”舞台。

  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有四段舞蹈,尽管她力求融入族人中间,与整个民族的精髓一起歌舞,但是她指间细腕轻轻扭转所透出的独特风姿,总是能被观众一眼认出。《云南映象》中,杨丽萍将“月光”表演得极为圣洁,而在“牛头舞”中则让观众见识了她野性与力量的一面。不仅如此,杨丽萍在《云南映象》中还首度开腔唱歌,不过那并不是真正的唱,而是一种云南民谣调子的吟诵和诉说,她的声音很低沉沙哑,一句“太阳歇歇么歇得呢,月亮歇歇么歇得呢,女人歇歇么歇不得,女人歇下来么……火塘会熄掉呢”唱出了高原女人对于生活的承受感。

  《云南映象》被称为“原生态”歌舞,70%的演员都来自于田间地头,“花腰彝”的姑娘们穿着五年才能绣好的服装在表演,濒于失传的绿春神鼓在台上敲响,而那些牛头、玛尼石、转经筒等都是真实的道具,难怪有观众感叹“现在就想去云南”,而“原生态”的概念已经浓得溢出了舞台,保利剧院内演出入口处摆放的几双彝族的绣花鞋,就已经让观众们爱不释手了。

  《云南映象》局部灯光舞美和整体造型组合融入了古典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甚至立体主义的画面构成,加之三宝空灵而深沉、愉悦而厚重的音乐的注入,时而大气磅礡、时而温婉动人,心灵的回归、生命的激情、火的刚烈、水的柔美、灵魂的升腾被尽数诠释。《云南映象》在北京的演出将持续到4月16日。(北京青年报)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