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集

【专栏】曾仁全:探索中国财政黑洞(5)

吃喝费用知多少

【大纪元5月12日讯】“君不见名酒好菜桌上摆,奔流进肚不复回;君不见醉生梦死觥筹错,挥霍公款恣欢谑。”

民间对中国官员公款吃喝总结的入骨三分,东方网2月18日消息:中国近十年来公款吃喝占餐饮消费总额的比例逐年递减,但是绝对数仍居高不下。据法制日报报导,中国吃喝费用逐年递增,2003年用公款吃掉的费用,已达到了2000亿元人民币。

这2000亿元是什么概念?是一个三峡工程的投资。可以解决农村多少辍学的适龄儿童?可以修多少条农村山区的公路?可以救助多少个爱滋病村?这2000亿是2003年全国财政收入的10%,是全国2003年教育经费支出的二分之一。

笔者在“腐败制度的见证(二)——‘蒸蒸日上’的服务业、娱乐业”(见于大纪元2004年3月2日),对腐败问题而带动服务业及娱乐业的红火曾进行了探讨,国内外的多家网络都进行了转载或转帖,在此做进一步的探讨。

公款吃喝,正是财政黑洞里重要的组成部分。公款大吃大喝的现象愈演愈烈。吃喝场面之豪华,吃喝理由之充分,吃喝对策之全面,吃喝趣闻之丰富,吃喝耗费之巨大,堪称世界之最。

公款吃喝是制度的产物,是制度的后遗症给官员们开了方便之门。首先在财政管理体制中承认了公款吃喝的合法性,《会计科目》——招待费是重要的一项列支,其次,每个官员都有定额开支权,官品越大,开资权越大,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只要握有实权的官员,只要能够签字报销,不管账上有没有钱,“吃”是第一头等大事,上级来了要吃,下级来了也要吃。很多工作在办公室、在会议室谈不成,但在酒桌上、在推杯换盏中就敲定了。

吃喝风屡刹不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吃喝严重了,群众反映强烈了,上级就下个文件,还特别强调“四菜一汤”的标准,下级的执行也就“灵活”了,“言之谆谆,听之藐藐”,一个大盘子里套三四个菜,看起来四菜一汤,实际上还是十多道菜,或者是:“四菜一汤,只吃不光” 、“四菜一汤轮流上,大家吃了别开腔”。盘子里的菜一吃完,服务小姐又换一盘端上来了。

财政拨款是有限的,而且仅凭有限的办公费用远远是不够吃的,但官员们手中有的是权,于是,五花八门的费用就出来了,一声令下,叫手下的人到企业、到下级收管理费、咨询费、罚金等等。收回的钱都变成了领导者的“小金库”,一个心照不宣的秘密就是:每一个机关都有小金库,甚至是一个机关的下属科室里又有“小小金库,”专供于吃喝玩乐,只要能够收到的钱都敢用,都敢吃喝。所以,现在即使工业、农业不景气,但经营餐饮业的业主一直是生意兴浓,门庭若市。

有钱敢吃,无钱仍然敢吃。最近。贵州习水县纪委调查组查处了这么一个小机构。该县寨坝镇管理区8名干部仅三年时间吃喝费用达 59269.8元,吃的费用主要是农民上交的购买良种款3万余元,信用社贷款1万元,以及部分农业减免款和应上交的计划生育罚款等,吃光了种子款,贷款和计划生育罚款等款项后,还欠下饭馆1、5万元的吃喝债;河北省深泽县赵八乡政府在财政紧张的情况下,从2000年开始,3年时间在当地一家饭店欠下9万多元的吃喝账,除兑付2万多元外,剩下的7万多元至今未还,店主攥着300多张乡干部打的白条到处哀求,但至今求告无门。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河北省阳原县,在全县财政紧张、办公经费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一些部门靠打白条几乎吃遍了全县上档次的饭店。因长期兑现不了现金,一些饭店攥着一把白条被迫关门。有一个餐馆老板拿着欠条找当地法院要账的时候,法院一个副院长不知羞耻地说:“法院没有办公经费,连公车的汽油钱都拿不出来,怎么还你账!” 官员们吃喝后嘴一抹,屁股一拍就不管经营者如何做生意了,所以,县乡一级餐馆到处都有官员们的吃喝债。王潭印是河北省某县政府招待所餐厅承包人,1998年经营一年后,因为官员们吃喝欠账太多,资金周转不开,不得不关门歇业。他和另一任经营者手里有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打下的29万元的吃喝白条,从此,向县委办公室和县政府办公室讨账就成了他们的“专业”。 王潭印也随之不停地四下奔波。但脸厚心黑的官员们没有一个能够解决他的问题。2002年8月,县委一位副书记在王潭印打的报告的左上角批示:“考虑到财政情况,请县委办与西河庄乡共同承担这笔费用,县委办承担1/3,西河庄乡承担2/3。”然而,这份“报告”转来转去,折腾了四年之后,至今一直在讨账人王潭印的手里。

事实上,“白条”吃喝在基层司空见惯,尤其在县乡两级,几乎成为一种惯例。“白条”越攒越多,最终导致了政府还不起、饭店要不上的局面。对于白条兑现难这种现象,其一是因为地方确实没钱,招待费每年都有限,根本不够官员们吃;其二,一些地方官员抱着“来人就吃,没钱就赊,有权就赖”的无赖作风,吃就吃了,欠就欠了,这一任的账推到下一任官员的头上。

吃喝环境在不断的变化,挡次在不断地更新,县乡两级“小吃”,大城市自然就大吃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只要是靠近省委省政府的街道路段,都有豪华的饭店餐馆,笔者曾有幸随一些官员走进长沙、广州、武汉几个省城的大饭店,当踩着软软的羊毛地毡走进金碧辉煌的豪华大包,只见七八十个平方的空间里雕龙画檐,玲珑剔透,各种灯泡交相辉映,一个巨大的园桌可以坐二十人,桌子中间是电子自动活动层(吃饭时自动转动),红木家俱、大屏彩电、卡拉OK设施、景德镇大花瓶、精巧的柜子里摆着人头马、法国葡萄酒、白兰地、威士忌等世界名酒,酒是名酒,菜是名菜,生猛海鲜,奇珍禽兽自然不可少,到这样的包房定一桌酒席,最基本消费是3800元人民币,如果一人要一份豹翅鱼,一份就是488元人民币,一桌子十个人就是4888元人民币。只要走进这个大包,就得准备1万元的开支。后来请客的主人告诉我,这样的包房还得提前预定,否则就排不上队。

“一桌酒饭一头牛,一部小车一栋楼 ”、“白条收据假发票,吃喝嫖赌全报销”。民间对中国官员的吃喝都有精辟地总结。“吃半天,喝半天,酒足饭饱睡半天,要办的事儿等明天,天天如此赛神仙。”现在即使是县市乡镇一个普遍的科局级官员,都有忙不完的应酬,每天很难回家吃一顿饭。在这个制度下的官员,只要走进官场,就是走进了大染缸里,不吃不喝是打不开局面的,衡量官员的标准也与吃喝紧密相联系:“酒量是胆量,酒瓶是水平,酒风是作风,酒德是品德。”

笔者分五部分总结了中国财政的黑洞,当然,中国财政的黑洞不只这些问题,但是,通过这五个内容,可以窥测中国的财政到了多少危险的地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这些都是笔者的感慨而已,对中国的现政权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哟。

2004年5月9日于广州

大纪元首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