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新闻

【专访】蒲志强律师访谈录

【大纪元1月19日讯】(大纪元记者冯长乐采访报道)蒲志强律师是中国著名的律师,前不就有一部叫做《中国农村调查》的著作问世,不久便被中宣部点名为禁书,不许发行。该书的作者也因此被告上法庭,蒲志强律师就是作者的辩护律师。

记者联系到浦先生,他告诉记者上午他刚刚去过富强胡同到赵紫阳居故灵堂吊唁过。去的人不是很多,有赵家的亲朋好 友、有老百姓等等。门口有警察管,但不为难来者。也没有要求看我们的身份证。院子里有一个灵堂,灵堂里有赵老的遗像,有花圈,还看到有田纪云全家送的大花 圈。院子里有人签名、有人送花圈,气氛凝重悲痛。

记者:有没有中央一级的人物来吊唁?或送花圈“

答:没有,如果有,门口一定得警戒了,可是没有。

随后蒲先生告诉记者说:赵紫阳的去世大家心理头都很悲痛,毕竟是一个85岁的老人,而且大家普遍认为他是对中国 的改革开放做出过巨大贡献的领导人,尤其是在最后的关头,他始终恪守着他做人的这个底线,我想与中共原来的领导和他之后的领导人相比,他的魅力和做人的底 线都比他们宽一些,他很突出,他明显跟胡耀帮等人不一样,尤其是随后的15年,他没有获得什么自由,可是他的心是自由的,他没有按照传统的正统的领导人的 思路去处理老百姓和官府的关系。

他的去世,是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中国和世界的最大新闻,大家很关注他身后的一些情况。我想中国政府对赵紫阳的评 价,或采取什么办法,因该能被大家所关注。实际上处理赵的这个问题会直接涉及到对64的评价,应该采取什么样的立场来评价这件事情,所以我想不会有人太直 接的提到这个问题,但他的去世应该说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个契机。这个时候如果能够很好的反思这个问题,也许会有助事情解决。

记者:胡温新政是否有可能给64一个新的答案,有人说是平反,有人认为,64不存在平反的问题,而是面临的一个司法审判的问题,您认为呢?

答:出发点不一样吧,64本身是一个政治事件,司法审判的最高责任者是谁呢?比如台湾处理的228事件,它也不是使用司法审判的方式。如果是采用司法审判,那麽这个事情就具体化了。比如当时韩国处理光州事件,我们也没有看到一个非常明确的司法审判来追究具体决策者 的法律责任,对于全斗换和卢太愚事后的处置可能是因为腐败吧,其他的倒不一定适应这种方式。我想胡温上台以后对于公开所表达的声音来讲,至少是要维持一个 对89年定性和处理方案的这样的一种看法,公开的消息是他们会表达他们不会改变。主动的去翻这张牌可能性不大。找不到更好的办法维持可能是一个比较稳妥的 办法,但关键是怎么样维持?是做的体面大度,还是唯唯缩缩,这个就不好说了。

赵紫阳的去世是国内外最大的新闻也是令人关注的事件,但是中国的所有媒体对此却保持一种非常难堪的沉默。这可能也说明媒体受到上面的严格管束。我看到国内新浪等重要网站当时对于赵去世的新闻稿非常简单,但是点滴的评论都做不到的,也不能开放论坛,其实让大家表达哀 思应该说是缓解社会矛盾的方法,毕竟每个人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如果刻意的去压抑这种感情不一定好。

记者:赵去世后很多64的受难者被政府给软禁起来,不允许他们去参加任何悼念活动,家门也不让出,我觉得很难理解。

答:其实也不难理解。他们已经习惯这样做了,其实受到这种待遇的人也不光是跟64有关的人或异议人士,很多人也都受到过这样的对待。相比之下,对被管制的64的受难者他们的境遇比一些普通的老百姓、比法轮功这些信徒所受到待遇还是好一些的。

我曾经在想,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没有言论自由,就说明这个国家不存在言论自由。赵紫阳当时所面临的体制并不比胡温今天面临的体制好多少,为什么说邓小平、赵紫阳、胡耀帮当年能够有这样的一种开放的胸襟,至少在当时他们还有自信。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