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文集

昝爱宗:吁请温家宝主持赵紫阳追悼会

【大纪元1月21日讯】温家宝总理:

您15年前的老领导、老上级——赵紫阳同志,从逝世至今已经是第三天了,我还没有得到您去看望他、悼念他的消息,15年来我也没有听到您在公开场合提到他的名字,不知道您是如何计划和安排的。

人都是有感情的,把感情藏在内心深处而表面不动声色是一种表达,毫不掩饰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也是一种表达。赵紫阳同志,在15年前的关键时刻,在可以把自己真实感情深深隐藏起来的条件下,他却没有选择隐藏,而是毫不迟疑地亮出自己的真实情感,他的选择后来已经证明是无奈的选择,失败的选择,但也是惟一而必须的理性选择,以至于他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失败人物、悲剧人物。

功败垂成是他的命运,但作为一名政治人物,突然在有生之年丧失政治生命,甚至不能自由自在地安排和享受退职后的工作和生活,15年来不能广泛地为公众所知,为国际社会所了解,这个结局也是他应该得到的命运吗?

赵紫阳同志,以前是中国共产党的总书记,目前只是中国共产党的“同志”,他的逝世消息不能上电视,上广播,即使上了报纸也都是不显眼的地方:《人民日报》在第四版左下角,没有黑框,只是标题下划了一条黑线;《中国青年报》提前到第三版,却是右下角的最后位置,并加了一个细线框,这也是对他的逝世的最好纪念吗?

目前我还没有看到有中国报纸在第一版报道这一消息,而且新闻网路媒体从18日起就看不到这一消息了。我不知道这些几乎相同的版面安排是不知道提前报告温总理知道、批准,温总理又是如何发表自己的真实看法的。温总理在15年前是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也相当于总书记的秘书长,您当时陪同赵紫阳出现在天安门广场上的黑白新闻照片已经成为网路上的历史照片,但作为仍健在并掌握着重要权力的当事人,您的形象与赵紫阳的形象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您对赵紫阳同志的悼念,是很重要的,由您来主持赵紫阳追悼会,也是很重要的,有意义的。前几日,我还看到关于您悼念别国死难者的新闻,您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代表胡锦涛主席并以您个人的名义,向遭受海啸灾害的国家和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诚挚的慰问,对死难者表示沈痛哀悼。由此,可以理解到您的感情是丰富的,现在,请您接受来自民间的吁请,发挥您的力量,主持赵紫阳的追悼会,纪念这位在中国历史上作出巨大贡献的政治人物。

赵紫阳的命运不一定就是赵紫阳一个人的命运,有时候就是国家的命运。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待一名历史人物,不应该把内心的感情藏起来,而是应该公开表达出来。这样的悼念活动正常了,民众对国家的感情也就正常了。1976年1月,北京民众自发到天安门广场集会纪念前总理周恩来,是民众对历史人物的公开表达;1989年4月,首都高校的大学生自发到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为前总书记胡耀邦,是民众对历史人物的公开表达。现在,也应该有这样的对历史人物的自发的悼念,让民众有一个表达感情的地方。2005年1月18日晚上10点,我独自走在天安门广场,只见天安门城楼前金水桥外已经拉起了绳子,广场上来回穿梭着公安警车和一路闪烁的警灯,我不知道这个场合这个时候普通民众是否可以自由向人民英雄纪念碑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悼念,而不受任何劝阻。当晚10多时,我还从灯市口赵家所在的富强胡同口走过,只见胡同口停了辆坐着人的汽车,以及听到胡同口站着的人身上发出无线对讲机的声音。回头一望,胡同很短,但又很长。一路上,我在默默地向赵紫阳祝福:好在真实是历史的生命,您的务实使中国广大农民受益,赵紫阳千古。

苏格拉底一生都在找寻人生真义,这种找寻本身就蕴涵着人生真义。无论是赵紫阳,还是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的人生真义,因为这种找寻对于人生来说才有意义。赵紫阳已经走过自己并不平常的一生,他的逝世,应该得到公正的历史评价,请温总理及时回应民众的呼吁,请您代表执政党中央,并以您个人的名义,向赵紫阳家人表示深切的同情和诚挚的慰问,对赵紫阳表示沈痛哀悼。

谢谢您!

改革政策受益者 昝爱宗

2005年1月19日北京

作者为自由撰稿人,居中国

──转载自《观察》网站

(http://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观点和陈述﹐不代表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