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方法

伤痕

我的同事常感慨地说:在这个世界上,伤害你最深的人,常常是你最熟悉与亲近的人。姑且不管她说的正不正确,也许那是她的人生体验,没有普遍性,不过近来看到一些孩子的遭遇,令人不得不觉得她说的有一点道理。

8岁男生,母亲另结新欢,吸毒的父亲因不明原因死亡,老祖母只好硬着头皮扶养孙子。老人家老年丧子而心情不佳,偏偏孙子调皮捣蛋,每当孙子做错事时,老祖母的怨气如熊熊烈火在胸腔猛烧,不给小孩饭吃、身上打得青一块紫一块、寒冬里脱光衣服冲冷水……。老祖母总解释说为了教养孙子而出此下策,她不肯承认自己管教失当,她说以前也是这样教育儿子,为什么现在不能用同样的方法教育孙子?她怪干涉她的人多事。

12岁女生,性格固执又好哭,某天又因事情不如所想而啼哭落泪,烦闷的父亲一时难忍,竟对女儿饱以老拳,之后又将她逐出门外,小女生游荡公园一夜,从此对父亲愤恨不已,提及父亲便咬牙切齿。

7岁男生有一个崇尚完美主义的妈妈,儿子的每一项表现皆不能让她满意,最后这个小男生因不堪压力而开始出现如尿床的各种退化行为,妈妈更加认为儿子故意使坏,更加把儿子恨得牙痒痒的,开始刻意对儿子、女儿表现差别待遇,女儿吃的好又穿金戴银,儿子则穿着不合身的衣衫邋遢黝黑而瘦弱。小男生在身心皆匮乏的情况下,出现随处向人乞食的行为,在学校用餐时老师观察到他暴饮暴食,同时,身上经常有令老师感到奇怪的细细红色小点,某一天,小男生偷偷告诉同学,妈妈拿针刺他……

根据某家报纸所进行的电话民调,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虐儿事件愈来愈普遍,同时,在发现虐儿事件时,只有一成五的人会伸出援手,更何况通常对孩子施暴的人通常就是他的亲人,施暴的地点就是在家庭内,如果没有外显的伤痕,是很难被发现到的。

有一个法官曾跟我讨论一个案情:从小有被继母虐待纪录的高中女生离奇死亡,法医检验不出任何暴力致死的外伤,可是青春期的女孩体重异常地轻,邻居也指出继母对待女孩并不友善。善良的法官同情高中女生,他想抽丝剥茧找出女孩受虐的证据,但仅有女孩的小学老师能证明女孩曾经有受虐的事实,却并不能证明与现在女孩的死相关。法官想要我告诉他受虐的孩子会有哪些行为表现,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以突破胶着的案情。然而,我心里想的是,这女孩从小到大承受着的是怎样的痛苦。

正因为施暴者是亲人的特殊身份,受虐的孩子经常会将施暴者的行为合理化,表现更为讨好,对人不信任,相信自己是无能的,不能护卫自己。对受虐儿童而言,那形体与心理上的伤痕,深深地烙印在他们的一生中,难以抹灭。@、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