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金门死亡保育类海豚解剖将制作骨骼标本

【大纪元1月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倪国炎金门七日电)一只保育类野生动物露脊鼠海豚,日前在金门搁浅死亡。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今天邀请中华鲸豚协会兽医师予以解剖,以了解死因,同时,决定制作为骨骼标本,做为生态教育教材。

这只保育类鲸豚,是在上个月二十八日在金城镇南门旧同安渡头海滩被发现,当时已经气绝身亡,外表仅有小割痕,无明显致命外伤,由金管处保育人员带回冰存。

中华鲸豚协会兽医师李佳珊、台湾大学鲸豚研究室研究生顾芳祺两人,应金管处邀请上午赶抵金门,进行露脊鼠海豚解剖研究。

露脊鼠海豚(FINLESS PORPOISE),又称新鼠海豚,中国大陆名为江豚,属于鼠海豚科,为体型较小的鲸豚类,成豚体长约一点二至一点九公尺,体重约三十到四十五公斤,一般出现的区域为印度洋与西太平洋沿岸水域,在河海交会处较易观察到,属于近海型鲸豚,离海岸线五公里外就很罕见,在台湾附近海域经常发现,通常以单独或小群队出现。

金门搁浅死亡的这只海豚,长度约有一点三公尺,已经是成豚,对于外传死因是南亚发生海啸,一路逃命累死,兽医师李佳珊表示,海啸发生在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海豚搁浅在金门为二十八日,从时间推论死亡与海啸不致有关,必须采样研究才能推断死因。

由于澎湖在元旦曾发现一只露脊鼠海豚搁浅死亡,李佳珊等昨天才前往解剖,今天为金门死豚执刀时,澎湖又传出同样露脊鼠海豚搁浅死亡不幸,他们研判可能是季节变化,日前低温所引起。

金管处表示,到金门出差的鲸豚协会另一位兽医师祁伟廉,下午也了解海豚解剖情形,经研究后,决定将露脊鼠海豚遗体制作为骨骼标本,预计半年后即可完成陈展,做为生态教育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