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朝野看10点结论

【大纪元2月25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邱燕玲台北报导〕针对扁宋会达成十点共同结论,民进党主席苏贞昌昨天表示,这十点共同结论符合主流民意,陈总统用心良苦,应能获得多数国人的支持;至于独派的批评,他认为民主国家有不同的主张很正常,但希望大家存异求同,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来做。

对于扁宋会的结论,党内干部私下开玩笑表示,民进党“台湾前途决议文”应改为“中华民国前途决议文”了。

扁宋会昨天达成十点结论并签署联合声明,苏贞昌在民进党中央受访时指出,陈总统身为国家元首,为团结台湾内部、寻求两岸和平,与在野党领袖会晤,打破政治僵局,让政府有效运作,推动有利国计民生的政策,陈总统用心良苦,应该能够得到多数国人的支持。

苏贞昌表示,扁宋会的结论都符合主流民意,民进党肯定并支持陈总统的努力,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也背负相当的压力,民进党感谢宋楚瑜的参与,这是好的开始。

至于扁宋会引发国民党、台联和独派的批评,苏贞昌表示,民主国家中有不同的主张很正常,现在重点是大家如何“存异求同”,让社会和谐运作、两岸和平发展、政府有效运作,这是陈总统和执政党最重要的工作,也是人民最大的期待,希望大家从“同”,即从共同利益的基础上来做。

连战:扁宋老生常谈〔记者王寓中台北报导〕扁宋会昨天达成十点共同结论,国民党主席连战指出,除了四不一没有外,只要国民党和亲民党通力合作,都可以在立法院通过,不必找以意识形态领导国家的民进党,他相信宋楚瑜有足够智慧,不会走入大家不愿看到的方向去。

连战指出,对民主政治而言,协商本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协商必须要有议题和具体结果,扁宋会做的,都是老生常谈,而且是一谈再谈,会谈结论相当讽刺,更大可不必。

连战表示,协商外也要和解,和解则必须要有共识作基础,但今天平心而论,国家认同问题有共识吗?两岸和平问题有共识吗?国家走向,公投、制宪、正名,有共识吗?三一九真相一直抵抗到今天,社会有共识吗﹖尤其对国民党产施以清算斗争的方式,有共识吗?

连战表示,国民党也殷切期待能有共识,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民进党要拿出真诚,但他也要质疑,没有真相何来真诚?另外,1月30日陈水扁曾经在一个场合讲,没有忘记正名,只是迂回前进,对一些群众讲迂回前进,对另一些群众讲捍卫中华民国,这样对人民并不公平。

连战表示,他和宋都吃过暗亏、上过当,相信宋楚瑜有足够智慧,不会走入大家不愿看到的方向去。

王金平:重启立院两岸小组机制〔记者黄维助、施晓光台北报导〕“扁宋会”锁定两岸议题,立法院长王金平昨天指出,两岸的问题,是不分朝野都关心的事,立院两岸事务因应对策小组早在八十九年即成立,为了让立院扮演更积极的角色,他将把重新启动立院两岸小组列入开议后首次朝野协商的讨论议题。

王金平认为,陈水扁总统在扁宋会所宣示的两岸政策立场,都是以前讲过的话,站在在野党的立场,只能期盼陈总统不要再推翻自己说过的话。

至于立院在两岸关系演变过程中应该扮演的角色,王金平指出,自从前总统李登辉在八十八年提出特殊两国论后,两岸两会的沟通管道就已关闭,后来立院为因应两岸小三通,于八十九年成立“立法院两岸事务因应对策小组”,这项机制仍存在于立法院,在新会期开议后,他将推动重组立院两岸事务小组,使国会在两岸关系扮演更积极主动的角色。

林浊水:搁置争议做法令人称道〔记者田世昊台北报导〕民进党立委林浊水昨天对“扁宋会”的结果表示肯定,他认为,扁宋两人都致力于“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对争议性问题都采暂时搁置,过去双方虽曾以争议性议题互相试探,但真正磋商时都未踏入对方的红线禁区。

扁宋会前,曾公开呼吁两人勿触及国家定位的林浊水说,日前陈水扁总统在台商会所说的“未来一中”、“统合”未出现在声明中,而“一中宪法”、“九二共识”等字眼双方也都回避,就政党政治而言,是令人称道的做法。

〔记者田世昊台北报导〕扁宋会昨天落幕,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柯建铭昨天对此表示,这是新政局的出现,象征协商时代已经来临,扁宋会后会继续建立管道,做为各党共同使用的协商平台,未来立院也需要有良好机制,落实扁宋会的各项结论。

对于台联表达强烈反对意见,柯建铭语重心长的说,李登辉前总统过去曾治理国家,绝对有足够制高点来看待朝野和解,他表示,好的开始希望得到善果,后续双方都要寻求自己支持者的谅解,至于不同意见政党,也还是要花时间耐心沟通,试图化解。

蔡同荣:遗憾扁未表达反对一中〔记者田世昊╱台北报导〕民进党立委蔡同荣昨天表示,在中国大陆制定的“中华民国宪法”对台湾人民不具说服性,他对“扁宋会”称要依照“中华民国宪法”的国家定位及两岸问题最高原则是要遵守宪法的说法,深感挫折。他说,他能体会陈总统忍辱负重的压力,但执政党不能没有对此表达“反对一中”看法的意见。

蔡同荣表示,他从十二年前担任立委第一次总质询开始,即以台湾政治的正常化为题进行质询,当时就提到导致台湾政治不正常的两大乱源就是,“台湾还在使用中华民国名称”及“台湾领土主权范围仍未变更”,这两个乱源受制于一部于一九四七年在中国大陆制定的宪法,使台湾深陷宪政制度的棼乱。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