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休闲

【热点互动】丰肚翩翩是福是祸?

【大纪元5月15日讯】观众朋友大家好!又到了热点互动节目时间,我是林云。你正在为肥胖问题烦恼吗?你会担心自己变得越来越胖吗?肥胖这个问题,正在越来越困扰着人类。五月三日美联社的报导说:现在不但是穷人容易变胖,富人也变得越来越胖。欧洲和美国的肥胖人口正在迅速增加。那么今天咱们就请韦实先生来一起探讨肥胖这个问题。

连接收听

林云:韦实您好!

韦实:林云你好。观众朋友大家好。

林云:韦实,请您来谈这个话题,会不会有点尴尬?

韦实:我觉得也尴尬也不尴尬。首先这两个问题,我自己可能都有烦恼。

林云:您会担心肥胖?

韦实:担心变得越来越胖,但不是担心肥胖,我现在觉得再瘦一点可能会更好。但是就是这个里边有一个相当有趣的事情,往往有一些让人看起来不是那么有说服力的。比如说一般的医生,做近视眼激光手术,那这主刀的医师往往是戴着近视眼镜的。那么再退回来讲以前古代,八仙中铁拐李有个大葫芦,里面是有药的,但他自己是一个瘸腿。那这当中其实有一个道理,就是说道理是这样,但是讲出这个道理的人,他自己往往可能并不是像这个道理要求的做得那么好。但这并不代表他自己在这方面没做好的人,他讲出来的道理是不对的。

换言之,韦实今天讲的这个减肥的道理,你如果觉得是因为韦实没有减肥减到理想的程度,你不听他的道理,那对不起,肉长在你身上,而不是长在我身上。反言之,我不减肥,肉也是长在我身上,到了夏天,也是我自己痛苦。所以这个事情,我觉得最主要一点还是要看这个道理对不对,对了就做、不对就不做,跟这个事情是谁讲出来的关系不大。

林云:也就是说你完全有资格来谈肥胖的问题。

韦实:可以给大家评点一下,或者是分享一下这方面的心得。因为最起码我有减肥的心得,所以说也不是坏事。

林云:那太好了。美联社现在的报导,就是说富人也在逐渐的变胖,而且美国是年收入在六万元以上的这个人群,现在也变得越来越胖。为什么会这样子?

韦实:整体上,以前富人和穷人在美国的工业社会以后,反倒富人是瘦了,穷人相对来讲比较胖。可是在欧洲刚刚革命的那一段时候,那么人都来分别两个阵营,叫做肥人和瘦人,肥人就是指当时这些贵族、比较有钱的人。那么到工业革命以后,大部分的食物,比如说在美国的穷人,这个人胖得可能二百多磅、甚至有三百多磅的。

林云:就说现在穷人和以前穷人的概念已经不太一样了?

韦实:这是指相对的贫富。食品的摄入,比如说脂肪、油脂,反倒比上层社会吃得更多。加上低下的这个阶层在美国的社会里,并不是对形体上的要求这么高。举个例子:美国的政客、医生、律师那个环境里,你如果很胖,法律上规定不可以歧视胖人、不可以歧视各种各样的人群。但在公众之中潜在规则等于是你胖,表示你控制不了你自己的体重;你控制不了你自己,你怎么能控制好你自己的工作,所以这变成了不成文的规定。

所以,美国的富人,第一、比较注重去健身房;第二比较注重形象;第三他们吃的比如说水果沙拉、鱼类,这种食物在美国反倒比鸡、薯条等贵得很多。所以种种因素,就造成了富人相对而言比较瘦,可是现在这种情况,就说明了美国的生活方式,使得富人也很容易变胖。那么这也是美国政府或美国媒体关心的一点,就是说以前那种生活方式可能会变胖,现在变成全社会如果再继续这种生活方式,你都很可能会变胖,所以这是他们真正担心的。

林云:那您觉得这种生活方式是有了哪些改变呢?比以前来讲。

韦实:比如说他们做这个调查,七○年的时候,人们当时也是在开车、也是在上班,可是他们这些相同收入的人,过了三十年以后,这部分人可能他开车的时候越来越多,或是下班以后他会躺在沙发上看电视,那么他们去健身房可能更少,吃的东西可能更油腻,那么造成他生活方式也是,这个社会给你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那么越有压力,就越容易变胖,就是这种生活方式向以前那种不好的方向来靠拢。这是他认为生活方式的一个意义。

再一个就是近年以来,美国食品工业也是从利润上来出发,不是站在一个保护消费者角度上来考虑问题,而是怎么样利益最大化。那就是要口味弄得很好吃,加上很多油脂、糖、食品添加剂等等,使人越来越喜欢吃。而且这种食品广告扑天盖地,以前比如说,你对这个食物没什么想法,看不到广告你就作罢了。但是你看到电视上好玩的东西你就想试一试,从小孩子开始,就造成人们吃得越来越多,其实会发胖就两个方面:一个多吃,一个就少运动。

林云:也就是说吃的欲望会不断的被刺激。

韦实:会不断的被放大,像麦当劳里面,汉堡、薯条都给你一个选项,让你变大,变大加一点钱,再变大再加一点钱,所以它会刺激你买。再一个就是说像麦当劳这种大的公司,比如它需要鸡肉,那鸡肉是从生产线上产出来的,加上美国这个可乐,像一罐可乐小小的一罐,里面大概37克糖,那大家愿意的话,你可以回家做一个实验,拿出一两糖来称称有多高,大概这么一小堆,如果说你一天喝这么一小堆糖的话,糖直接转化成脂肪,因为它不怎么需要吸收,你不需要用身体的能量把它分解成更小的分子,那么糖一下子吸收进去,一天这么一两的话,你算算一年加下来,这个数量是很可观的。

林云:那一般来讲,美国的胖子好像是更多一些,那欧洲的生活水平是一样差不多,那么欧洲对您刚才讲的这些生活方式的改变,对他们的影响是不是很大?特别是法国人好像更苗条一些。

韦实:相对而言,对他们的冲击不是那么大。但是现在所有都在美国化,尤其年轻的孩子更喜欢美国的快餐;那么法国和欧盟,包括英国,都有一个孩子肥胖问题。这对法国人而言,他也是吃鹅肝酱、喝酒,之后还有法式的餐点,基本上都喜欢动物的内脏,而且也喜欢喝浓汤,晚上吃晚餐的时间也很晚。按热量而言,其实两个差不多;但法式餐点的份量比较小、不像美国给你一个很大的东西。

再一点,就是在法国很多人不是以胖为美,你看法国人很懒也不爱运动,但心里面有一种憧憬效应,就是说你周围的人都很瘦,那么你觉得胖自然不那么被人们所接受,你有意无意会控制自己。在美国就不一样,你如果到美国中部的州去,有些人体积都很大。包括美国的车那么大、法国的车到后面车箱都没有,变得很小。整体上我觉得还有一个文化的分别在里面起的一个限制的作用,使得你不可以随心所欲、想吃多胖就吃多胖。

林云:那其实现在这个肥胖问题不仅是在欧美国家,在中国也是越来越多,特别像是肥胖儿的问题,也是成为人们所关注的一个问题。那么中国很多肥胖儿,很多都是富裕家庭,可是在美国一般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会变胖,那这个问题怎么来看呢?

韦实:中国有个传统观念,就是说小孩子胖,人人都喜欢。比如说我小时候大家比较喜欢,因为很胖,这个肥头大耳的。那么一般老人家喜欢自己的孩子胖,就会给多吃点东西,觉得福相、健康,那么在中国这种观念下,认为胖不是一种坏事,就是从小就吃。

那么再一个,是中国儿童有两个极端,一个是豆芽菜,就是挑食、吃零食太多了,再一个就是小胖多,而且这是有钱家庭造成这样。那么就有一个误解的观念是热量多的食品、好的食品不一定是真正对孩子有利的食品,那么也造成他营养结构十分不均衡,包括有的孩子可能热量吃得很高,鸡、鸭、鱼、肉都有,可能他贫血,因为蔬菜吃得不够。

那么到美国,因为穷人家的孩子,美国的生活方式可能是一大罐可乐、一堆薯条,可以喂饱一家人,因为热量很高,可是越吃这个越变胖。如果说像富人的孩子,三餐比较均衡,吃蔬菜、吃水果,吃各种各样的食品,美国这方面食品比较贵,就造成了美国穷人的孩子反比较容易变胖,也就是吃麦当劳吃得太多了。而在中国麦当劳也不是穷人孩子能吃得起的,所以这就变得很有意思,两边变成一个很大的反差,一边是富孩子的胖、一边是穷孩子的胖。

林云:那么古代的人会不会为肥胖问题烦恼?

韦实:古代人也曾经有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大文豪莎士比亚,一次在王宫里曾经坐塌了一张椅子,当时也是被人赶出去了。那么这个感觉可能很差,我相信他也会减肥。

但是毕竟古代时候肥胖是小范围的,因为当时生产率不高,人吃东西也是限定在富裕的阶层,或是有地位的阶层。那么人也是经过历史上这么长一段时间,也是尽量摄取脂肪,因为以前人得到食物很不容易,那么在古代这不是什么大问题,人关心的是有没有东西吃的问题。

林云:对,可能关心的是填饱肚子的问题。那么肥胖对人的危害,从医学角度上来讲的话,会有哪些呢?

韦实:首先从感觉上说,到夏天你会很难受,我有切身体会。那么再一个从医学上而言,胖相对来讲会减短寿命,因为比如你的惯性病,像动脉硬化,因为胆固醇比较高,可能性很大。

再一个睡眠质量会下降,很多胖人打呼噜,他就通气很不好了;再加上胖的糖尿病概率较大,身体的器官负荷比较重。还有一些胖的比如说遗传病,越胖的有些遗传病可能更大。再加上胖也容易近视,因为可能是眼腺的问题。

林云:胖的人也容易近视,这有什么道理呢?

韦实:这个道理我现在还说不清楚,但就是有统计数据可以达到这一点,很可能胖的人的近视,和他的生活习惯有关系的,这是我的看法。比较愿意躺着看书,不愿意运动,所以看近的机会也大,也就造成近视的问题。再往下就是胖和生育能力也是有关系的,因为胖,生育能力越差,下一代的健康也不好。

林云:那么胖人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如何减肥?在这方面你有什么好的建议给大家介绍?

韦实:好经验其实也就是两个:一个就是少吃,再一个就是多活动。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变胖就是因为热量太高,你屯积成脂肪细胞,而脂肪细胞吸到很多的水在里边,而且脂肪很轻,同等质量脂肪和肌肉的话,脂肪占的地方很大,所以人就变得很肿,如果体重一样,而脂肪多了你就变得很臃肿,而且身体水分很多,但是这样这个问题就是一般人减肥,他很注重方法,就是用一些技巧来减肥,可是这样的话,你过一两个月,你技巧一旦停了,你自然而然会胖起来。

所以,首先改变是一个生活方式,那么生活方式最关键一点就是欲望,实际上减肥就是和欲望搏斗的一个过程。因为谁都喜欢吃好吃的东西,吃多了就变胖,首先你要管自己的嘴;第二点,你吃了以后要有个运动的计划。其实减肥本身并不难,难就难在坚持。回过头来就还是一个意志力的问题,意志力就是来克制欲望的,这也是你自己意志力和欲望搏斗的过程,所以说,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你想别人提出什么苹果减肥呀,三天只吃苹果,可能只瘦了五斤,可能过了一个礼拜觉得很亏,一顿大餐可能又回来三、四斤!就是你想要根本上解决,还是你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自己要想一想,为什么要减肥?想好这个厉害关系以后,减起来会容易得多。

林云:有些观众觉得肥胖这个问题,的确是让人很烦恼的事情,可是他也努力过了,却也减不下来,那怎么面对这个问题?

韦实:其实两方面看,比如说在医学上你已经很超重了,不减不行了,还得想想办法,真的吃点减肥药、或许看医生怎么用最好的办法减下来。如果是比正常稍重一点呢,其实在你自己的角度上看,也不必把它看得这么严重,就说你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应该比较严肃对待,减不下来也不用怨天尤人,为什么呢?其实胖,有人生来就胖,有人生来就瘦,这也是相对的,健康是最重要的,如果说这人体重稍微超多一点,没有病,那也蛮不错。而且你看各个朝代的想法也不一样,在唐代杨玉环是很美,现代社会灌输模特儿骨瘦如柴。

其实自己在不同的情况下,只要不超出大的极限,不管是胖是瘦,相对而言自己的健康,自己心里高兴是最重要的。我觉得也不必强求,胖人也不一定要要求瘦成像模特儿那样子,瘦人也不一定要羡慕胖的人说,你看他这个比较丰满、比较好看。其实,各有各的苦恼。实际上只要健康,顺其自然是好一点。

林云:好的,谢谢您。观众朋友,感谢您收看今天的节目,希望您从韦实先生的谈话中有所获益,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据新唐人电视台《热点互动》节目录音整理)(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