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璀灿

访部落探神木 前进司马库斯幽境

【大纪元6月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张肇麟/新竹报导.摄影

司马库斯,这座位处新竹县尖石乡最偏僻山间的泰雅族部落,因为发现了神木而受到注意。部落最近将祖先居住耕作之地整理成生态公园,加上海拔1500公尺当然新鲜的空气,想甩开初夏的闷热,就到司马库斯来一趟自然净化之旅。

照这样走走看

第一天

10:00 抵新竹尖石乡

10:20 漫步锦屏大桥、仰望泰雅勇士雕像

10:30 欣赏青蛙石

10:45 宇老观景台俯瞰鞍部

11:20 抵秀峦,午餐

15:00 抵司马库斯

15:00 访Koraw生态公园

16:30 部落巡礼

18:00 晚餐,早早上床储备体力

第二天

06:30 早餐

07:00 神木之旅启程

09:30 抵达神木区

10:00 回程

11:30 欣赏司立富瀑布

12:00 部落午餐

13:00 离开部落前往秀峦野溪温泉

15:30 赋归

起个大早 去看大老爷

从部落到神木区路途只有约5公里,来回一趟去得花5小时。为了确保中午能回部落吃午餐,清晨6点半就得启程。

这条通往神木区的路径是由部落为游客整理出来的,整体来说算是平缓好走,但由于位处云雾带与集水区,山坳处较为潮湿,泥土路径会比较湿滑,有时还必须手脚并用以保安全。途中最为惊险的两段碎石坡,石块从坡面直泻谷底,得鼓起勇气用小碎步急速通过。

大约走了3个钟头后,就会听见淙淙溪水声,表示接近适合红桧生长的谷地了。果然,跨过溪水沁凉的河谷,就开始看到参天巨木耸立眼前,原本气喘吁吁的大家马上发出一片赞叹。根据调查,这片神木群中有20多株树龄超过2,000年的红桧;目前部落帮其中8棵树势较大的神木围起栅栏,以防破坏。

最大的一棵红桧神木,树围达到20.5公尺,高度约有15层楼高!据推测它应该有2,500岁了,部落给它取了“大老爷”的称号。“大老爷”名字的由来,还有一种有趣的说法。其 实部落族人习惯称物种中最大者为“Yaya”,意思是“妈妈”,具有孕育抚养的象征。过去在日本人攻击部落时,老弱妇幼曾在此躲藏,因此这株神木也被称为“Yaya”,没想到汉语一转译,居然成了“爷爷”!

根据1996年林务局公布的“10大神木”排行,第二名和第三名的神木都在本区,第二名的神木就是“大老爷”,第三名的神木周长也有19.7公尺。

神木到底有多巨大?光是一条突出地面的根就粗大得让人可以跨坐,据说“大老爷”的树身要24名成年人才能合抱,但由于被栅栏围绕,不容易确认。没了贴近树干的接触,瞻仰的角度让人留下些许遗憾,毕竟把树木神格化的过程,不也阻隔了人类体验自然的机会?

质朴动人 司马库斯

想探访神木群,若无法从天而降,那么一定得经过这座曾被称为“黑色部落”的司马库斯。踏入部落,近20户有着斜顶的屋舍顺着山坡散置铺展,建筑形式没有想像中来得“传统”,不过在道路的转角处,不是立着木雕,就是手刻的路牌,充满朴拙趣味。

“司马库斯是尖石乡最深山的部落”部落发展协进会印制的折页上如此描述,这里的起源是一支由马库斯(Mangus )率领的队伍,从南投埔里一带跋山涉水,在雪山北支棱的东泰野寨山附近落脚。后世为了纪念马库斯这位英雄,便将部落命名为“司马库斯”(Smangus )。

顺着水泥路漫游部落,每户人家都会立着“XXX的家”的招牌,上头刻着的各种器物,是用来表示这家人所具备的特长:一把山刀,代表打猎厉害;一段花纹布,当然就是织布技术一流啰!再往上走,经过工艺教室,抵达位在社区边缘、用不规则的原木柱子搭起来的观景台“R’ra”,质朴却充满力道。坐在用原木截成的坐椅、倚着围栏,近看遍植水蜜桃的果园、远眺云雾缥渺的层峦叠嶂,似乎就能体会山居生活的闲适与祥和。

部落生态公园 Koraw

“祖先在此开垦,雨后全身和着泥土,表示此地区土壤非常的肥沃。”在“Koraw”生态公园入口的木牌上这样写着。

Koraw,就是形容土地肥沃;这座“公园”原是司马库斯祖先居住及耕作的所在,经过整理,变成与自然共存的学习园地。顺着步道往里走,年轻的社区导览员沿途介绍:“Ligiu”的果实可以吃,“Logi”是猴子爱吃。原来人可以吃的是山枇杷;猴子爱吃的是大叶石栎,这两种植物的叶片形状看起来还满像的呢!还有泰雅族语发音接近“恨”的山肉桂,可以当作煮汤的调味料。解说员东指西指,几乎每种植物都有功效,走访公园就像闯进一座自然的果菜市场、药房跟百货行一样有趣。

途中经过一处石洞,这里有一个长犒类的大石块,形成可以挡风避雨的空间;这是部落祖先以前忙于农作、来不及返家时的栖身地;等于是“森林别墅”的石洞也成为期待隔日勤奋耕作的基地。自然公园以步道串连司马库斯社区与祖居地,也传承了许多常识与生活智慧;而且泰雅族许多运用植物的常识,把科学分析远远地抛在后头。何谓落后?何谓先进?在生态公园中,让人有了不同的理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