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新闻

英伦随笔 伦敦:21世纪的黄金都市

【大纪元7月13日讯】(BBC中文网记者 苏平)虽然连环爆炸仅仅发生在几天之前,但是,伦敦人恢复如常生活的决心和勇气令我感叹。就连天气,仿佛都意识到了,不要在这个时刻给人添乱。

连日来,蓝天映衬着朵朵白云,阳光普照着碧绿的草坪,微风吹拂着娇艳的花朵。地铁上、公车上又已经载满了通勤的伦敦人。从来没有想到过,烈日下一辆拥挤的公共汽车缓缓驶过的画面也能给人带来安慰?

在伦敦住了10几年,说伦敦成了第二故乡应该不为夸张。困难时刻,回忆美好时光,更能给人以信心和勇气。或许,现在也正是重温伦敦这个美丽、繁荣的大都市的一个机会?

“21世纪的克伦代克”

就在伦敦爆炸发生前的那个周末,海德公园上演了一台史无前例的Live8音乐会;就在爆炸发生的前一天,伦敦人走上街头狂欢、庆祝赢得2012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就在爆炸发生后仅仅两天,25万人聚集在白金汉宫附近、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0周年。

虽然现在人们的心中可能多了几许担懮甚至恐惧,但伦敦,仍然是你我认知的那个丰富多彩的大都市。

不久前出版的一期全球著名的杂志《新闻周刊》刊登了长篇调查报告,报告说,伦敦的成功已将其他欧洲城市远远抛在了后面,伦敦向全世界张开双臂,成了21世纪大都市成功的典范。

报告的撰写人是《新闻周刊》的著名作者之一威廉姆· 恩德希尔(William Underhill)。他的文章以”走向全球:欧洲犹豫不决之时,伦敦向全世界敞开大门”为题,赞扬英国的首都已经成了今日”开发商的克伦代克”(Klondike,位于加拿大,19世纪末期,这里发现黄金的消息一时间吸引了无数人前来淘金)。

恩德希尔在文章中还列举了伦敦正在筹建的几个超大型建筑项目,比如,位于伦敦桥旁边、高达300米的玻璃金字塔,建成后,这个金字塔将成为欧洲最高的建筑物;耗资100亿英镑、横跨伦敦东西的一条新的铁路干线;破落的伦敦东区庞大的改建开发计划,等等。

恩德希尔还提醒人们,就在千禧年纪念馆的旁边正在兴建一万所新居,他预测,到本世纪中叶,成千上万的人将居住在泰晤士河的沿岸,构成无数个新兴的社区。

与恩德希尔观点相同的人并非少数。这其中,大伦敦市长利文斯通就是其中之一。利文斯通说,每一个大都市总有自己兴盛的特殊时代,比如19世纪时是法国的巴黎,20世纪50、60年代是美国的纽约,而现在,则是伦敦的”金色时代。”

位于泰晤士河上游的伦敦市政厅,是一座未来世界一般的圆形玻璃建筑物,伦敦人将其戏称为”小酸黄瓜”。登上这座建筑物,放眼望去,伦敦尽收眼底,有历史、有未来,有发展、有繁荣。东南,从前的伦敦码头Dockland,现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已经成了欧洲多家著名大公司的所在地,是欧洲、也是全世界最活跃的金融中心之一;东北,今天不起眼的一条条排房、荒地,7年后将成为2012年的夏季奥运村,闭上眼睛想一想,那时的伦敦东区,会是怎样的场面呢?西边,既有宏伟的圣保罗、大苯钟、也有民主政治的发源地西敏寺议会大厦……

如此的风景,怎能不让利文斯通充满热情、充满雄心呢?

“打工仔的贡献”

恩德希尔将伦敦的成功归结为伦敦对”外来人”的热情和欢迎。现在,大约每三个伦敦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是在英国以外出生的。

去年欧盟东扩之后,成千上万的东欧人又涌入伦敦,现在伦敦人使用的语言总计达到三百种,从祖鲁到中文,英文这个真正意义上的世界语,使来自不同地域、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之间的交流成为现实。

当然,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伦敦外来人越来越多对发展有益这个事实。上个星期的爆炸事件之后,已经出现了数起带有种族色彩的报复行为,部分人心中对”外来社区”的消极看法也会进一步加深。

但是,伦敦发展署在不久前发表的一份报告中指出,伦敦人不单单是能够容忍外来人,伦敦人热爱自己城市的多样化,并且以此为荣。利文斯通也曾经说过,他认为,新伦敦人是现代伦敦的”精华”,是促进繁荣的”动力”。归根结底他认为,移民是伦敦人”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不管是犹太人、爱尔兰人、亚洲人、加勒比人还是东欧人,都强化了伦敦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和地位。

历史上,每一个大都市的起起落落,都和特定的历史时代该城市享有的资源有关,无论是作为通货港口、煤矿所在地还是交通枢纽,都曾造就过举世著名的大都市。

而今天,经济学专家认为,一个城市要想取得成功,必须能够吸引世界级的知识、吸引能够创新、发明的人才。恩德希尔在自己的文章中也说,多样化,既是伦敦经济繁荣的表现,也是伦敦不断发展的动力。

追逐梦想的地方

伦敦的”打工仔”中,既有年薪高达百万英镑的银行家,也有甘当清洁工的艺术史学生,既有来自非洲的护士,也有来自中国的教师;今天在麦当劳炸薯条、在咖啡馆作三明治的年轻人当中,有多少是明天的博士、医生、教授或是律师呢?

每一个外来的”打工仔”,都有一个梦,都希望伦敦能够帮助自己实现这个梦。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这些打工仔也在为伦敦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丰富多彩贡献自己的力量。

实力雄厚的德意志银行总部固然是在德国,但是掌握决策权的关键人物很多却都在伦敦工作;现在伦敦金融市场每天欧元的交易量相当于欧洲其他金融市场的交易量总和。

也许人们会问,在经历了上个星期的袭击之后,伦敦的繁荣和发展还会持续下去吗?

英文中有一句话说得很好,what didn’t kill you can only make you stronger!(不能杀了你,只会使你更加坚强)。60多年前二次大战中的那次大轰炸,近五万伦敦人或死或伤,一百多万所房屋被破坏。伦敦人有没有投降、有没有自暴自弃呢?没有。

(2005年7月13日)(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