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最低税负应落实社会公平正义精神

【大纪元7月15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许湘欣台北十五日电)财政部税改大旗最低税负随着内容逐渐明朗后,面对工商企业界再度使出“以退为进”的手法,使税收可能面临不增反减的情形,部分学者与社会团体莫不期盼行政部门能坚守原则,落实最低税负所彰显的社会公平正义精神。

从立委公布收入惊人的高科技产业不仅不缴税,缴税数字还是“负数”,到财政部长林全公布全台前四十大所得者有八名完全没缴税以来,最低税负所彰显的社会公平正义大旗,连企业界都不敢不表态支持。

不过,酝酿许久的最低税负草案日前正式公布送交行政院后,面对税基限缩、税率自我设限的内容,泛紫联盟执行长简锡 (土皆)认为,这种草案根本是与企业妥协的产物。

简锡 (土皆)说,财政部选择10%的折衷草案,就是打算与企业妥协,明摆着最后在立院要通过的是企业期望的7.5%的版本。如果最低税负这样通过,绝对不能算是政府政绩,只能说是与企业“同一个鼻孔出气”,让社会失望,泛紫联盟七月二十五日将到行政院抗议。

工商协进会十五日举行的工商早餐会中,企业界再度坚持7.5%以下的税率,甚至要求最低税负若实施,企业未分配盈余加征10%应该配套取消,行政院长谢长廷则首度明确表示,最低税负实施可以逐年提升。

政治大学财政系教授曾巨威说,行政部门本来已经自我限缩,若再照工商早餐会的结果,最低税负干脆不要做。

根据财政部的数据,如果税率用7.5%,税基用最小的版本来算,一年税收只能增加66亿元,尤其财政部更提供“信赖保护”大伞,保障过去的促产免税不受最低税负限制,这样算下来,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林世铭说,第一年税收应该只有48亿元,台北商业技术学院教授朱泽民更认为,应该连18亿元都不到。

尤其,目前未分配盈余加征10%平均一年的税收约为200亿元,如果最低税负最后通过是配合取消未分配盈余加征10%的规定,等于是用几十亿元去换200亿元,连财政部官员都不得不说企业这种“以退为进”的手法实在厉害。

曾巨威指出,从过去到现在,台湾的税制从来没看过可以“逐年提升”的,以营业税来说,法律上虽明订行政部门可以有5%到10%的调整空间,但是,从民国七十五年到现在,哪一个行政单位敢在立法授权下说要提升?

他说,行政部门遇到企业的压力可以想见绝对不小,如果行政院真的要逐年提升,那立法时就得明订每一年是多少,不要虚晃一招。尤其,如果最后真的是税率7.5%,未分配盈余加征10%还要取消,最低税负精神已经丧失殆尽,干脆不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