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闻

专访何清涟:从人民币升值看中国经济

【大纪元7月30日讯】(大纪元记者辛菲采访报导)中国人民银行7月21日宣布人民币改钉一篮子货币,不再紧钉美元,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从8.2765元改为8.11元,人民币升值2%。就人民币升值的原因及其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大纪元记者辛菲7月28日采访了中国著名经济学家、普林斯顿大学访问学者何清涟女士。

**中国国内经济压力迫使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是大势所趋,国际压力一直逼迫人民币升值,但真正迫使中国人民币升值的其实是中国国内经济压力加大。

中国政府反对人民币升值的理由主要是可能引起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下降,导致中国国内失业增加,对已经相当严峻的就业困难将无疑是雪上加霜。但近两年来,人民币币值被严重低估造成的负面经济影响已逐渐浮出水面,对上述出口下降的担忧不再被放在首要位置,其它的经济压力已经远比这个压力要大得多,而且深重得多。

人民币币值低估带给中国的经济压力主要是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双顺差与外汇储备条件恶化,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从1993年的212亿美元,急增到2005年3月末的6591亿美元。主要包括几方面:第一,人民币币值低估,进口成本居高不下,中国进口石油铁矿石木材等能源产品与原材料的价格支出无法降低。为了节省大量进口成本,减轻中国面临的通胀压力,必须考虑人民币升值。其次,人民币币值低估,使中国外债的付息偿还成本增加,不利于中国的产业结构调整;第三则是导致中国的货币发行量持续几年居高不下:国际热钱流入中国等待机会,中国政府不得不花大量钱来购买这些美元;而这些钱又流入房地产业,造成房地产业高度泡沫化。等等。 @

为了降低中国进口石油铁矿石木材等能源产品与原材料的价格支出,节省大量进口成本,减少中国外债的付息偿还成本,中国政府必须考虑人民币升值。

**中国政府将人民币升值政治化

其实把人民币升值政治化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政府,中国政府把人民币升值严重的政治化。人民币升值后,一些中国官方经济学家又准备好歌功颂德了。

近十多年来,中国政府凝聚国内人心的主要法宝是混合了国家意识形态与主义意识形态、并被表述为“爱国主义”的“民族主义”,它的三个要点是“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国家统一”。

国家统一主要是反对台湾独立,而美国又被中国政府宣传为“支持台独势力”的后台,且经常批评中国人权状态,因而被中国政府视为敌人、国际反华势力的总后台。既然美国逼迫中国人民币升值,中国政府无论如何不肯认这个帐,以免被国内人民视为“向美国霸权主义低头服输”,出于这个考虑,因此一拖再拖,错过几次改变汇率体制的最佳时机。

这次为什么选在7月份升值?就是为了刻意让美国财长斯诺8月升值的预期落空,以此来长中国政府的志气,灭美国“霸权主义”的威风。

国际压力并非是中国政府考虑人民币升值的主要因素。将人民币升值问题政治化,中国政府自有一套独特的利益考量,至少在中美关系中可以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就好像中国政府前些年抓异议人士作为中美谈判的人质一般。

**两个文件出台为人民币升值铺路

中国国内经济决定人民币升值势在必行,事实上中国政府也早在作准备,这可以从中国政府经济政策和讨论中看出动向,最明显的是出台的新政策—国家外管局的11号文件与29号文件看出。

中国市场外资近期已相应有所减少。6月13日,商务部发布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外资投资企业数量与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均出现下降。1-5月份,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6,437家,同比下降4.75%;合同外资金额64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4.88;实际使用外资金额223.66亿美元,同比下降0.79%。

中国引进的外资当中,风险投资所占的比例较高。但最近中国相继制定了两个法规(或政府文件)都对中国的风险投资流向发生了很大影响,这两个政府文件分别是:外汇管理局1月24日颁布的《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被简称为“11号文件”),中国政府于4月8日颁布的《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境内居民个人境外投资登记及外资并购外汇登记有关问题的通知》(简称“29号文件”)。

两个文件的目标都是为了增加风险投资退出的难度,为人民币升值作准备。据说,中国的风险投资每一个项目都受到了11号文件与29号文件的冲击,处于停滞状态,裹足不前。这当然不是中国政府出台那两个文件的初衷,但引起的结果却如此,进而影响到中国企业海外上市。

中国政府为什么要堵死风险资本的进出管道?唯一的原因就是为人民币升值做准备,不希望进出快捷的风险资本旋进旋出,趁人民币升值之机捞一笔就走。现在可以看出一个趋势,许多投资银行的经理人已经无可奈何地承认,全球范围内对中国上市的兴趣下降,外资已经转向其它市场。

**人民币升值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幅度太小,不会减轻中国国内的经济压力,也不会减轻国际压力,内在压力和外在压力都将继续。

美国政府对人民币升值期望较高,美国认为,人民币低估了至少是25%,纺织业工会认为低估了35%,中国国内专家认为低估了20%左右,因此,美国一直希望人民币一次升值10%,而此次只升值了2%,令他们大失所望,美国国会表示,他们还要继续出台一些法案,提高中国产品关税。

中国政府已经表明短期内不会再调整汇率,因为银行体系太脆弱,做不到。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货币政策委员、国家统治局局长李德水7月27日表示,人民币至少在未来5年内都不会自由交易,理由是:中国银行业体制脆弱,中国的货币体系仍然未达到国际标准。

目前人民币升值,最受影响的产业是:纺织业、家电业,因为这两个行业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没有品牌,都是靠低价位策略生存的企业,如果人民币升值5%,这些企业的60-70%都要被淘汰。曾经有一个测算,人民币每升值1%,纺织行业产品出口利润都会受到较大影响,其中棉纺织行业产品下降12%,毛纺织行业下降8%,服装行业下降13%。这个行业受影响很大。人民币升值对棉纺织行业、服装等行业的外资有较大影响。对原材料等行业的进口也有些影响。

**中国经济脆弱虚假繁荣

带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是:出口、外商投资、内需(国内人民的消费需求)。现在,第一,出口面临很大的困难,纺织行业、服装行业是中国出口的主要行业,人民币升值前就已面临很多问题。其它行业也有受影响的。人民币升值肯定对出口不利。其次,外商投资,也出现了下降。第三,近些年来,中国国内的需求一直不旺盛,消费的价格指数一直未呈现出强劲的声色,尤其是广大农村市场一直是内需不旺。

再从产业结构来看,中国的第一产业早就是萎靡不振,第二产业工业,也冷下来了,第三产业一直发展不高。金融方面,坏帐太多,中国国内只承认一部分,但是海外的估计坏帐已达到6万亿美元,坏帐比例高居45%。中国银行一直想在海外上市,也不顺畅。

从具体行业来说,每样都不令人放心。从微观上来看,没有一个行业是好的,也没有几个经济指标让人乐观。中国政府总在说:宏观经济形势好。其实只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而已,因为不可能微观层面都不好,加总出一个宏观经济形势好。他们现在所采取的措施也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