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报告指中国楼市存在金融风险

【大纪元8月15日报导】(据明报新闻网报导)中国人民银行警告,去年以来持续至今的房地产热已为楼市带来六大金融风险,包括房屋贬值问题。

央行公布的《2004中国房地产金融报告》指出,去年中国出现了地区性的房地产热,如上海内环线以内区域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增长达27.5%,房价的快速上涨容易造成房地产泡沫,而一旦泡沫破灭,必然带来房价下跌、房屋贬值甚至大幅缩水,给银行带来不小的损失。

目前中国房地产商获得的银行资金占其资产比例70%以上,其高负债经营的财务风险已经出现。随着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加大,开发贷款门槛提高,房地产企业资金链条将日趋紧张,一旦资金链条断裂,风险就会暴露。

这份长达31页的报告提出,到去年底,中国的房地产贷款已达2.6万亿元,占到全部人民币贷款的约15%。央行分析小组指出,“假按揭”难以收回是银行面临的另一大风险。

今年3月前,由于中国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低于房地产开发贷款利率,一些开发商以本单位职工冒充客户,通过虚假购买的方式,勾结银行工作人员,套取银行贷款。这些开发商有的在出售房屋获得资金后偿还银行贷款,有的因无法将房屋全部卖出而携款潜逃。

据工商银行消费信贷部门估计,假按揭造成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中的80%的不良资产。目前中国四大商业银行总的不良贷款率低于5%,相对于个人购房贷款,房地产开发商贷款的不良率较高。

报告指出,商业银行发放给各地土地储备中心、用于购地的土地开发贷款也存在风险。在地方政府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土地储备机构极可能成为财政融资渠道,出让土地的收入有可能被挪作他用。去年中国的土地储备贷款已达828.4亿元,但银行对土地出让金的使用很难监管。

此外,基层银行存在发放房地产贷款审查不严格,管理混乱带来的操作风险。根据新近出台的一项法规,如果贷款买房者拒不还款,银行也不能将其居住的房屋变卖以回收贷款,央行指出,这为房贷带来了一定的法律风险。

央行提出,今后各银行要严格遵守对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贷款程序,规避房贷操作风险,防范假按揭风险,完善惩戒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