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消息

中国银行31亿美金卖高了﹖卖低了﹖

【大纪元8月21日讯】(大纪元记者刘宗琪报道)8月18日法新社上海分社传出一份消息﹐英国的苏格兰皇家银行(Royal Bank of Scotland)在几经波折之后﹐终于对外宣布将结合美林证券、及香港富商李嘉诚﹐共同斥资31亿美元﹐取得中国银行10%的股权﹐成为这家中国第二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主要战略投资者。今年的6月17日﹐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也曾高分贝宣布以30亿美元的投资﹐取得中国建设银行近10%的股权。不仅如此﹐资产规模最为庞大的工商银行﹐日前也传出有不少竞逐者。一时之间﹐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身价似乎较以往不凡﹐成了媒体和投资人的新焦点。

中国的国有商业银行的身价究竟值多少?经济专家往往通过资本评价换算作分析。以刚刚成交的中国银行为例﹐这家经营历史近百年、总资产达4700亿美元、分支机构有12000家﹐业务覆盖传统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领域的综合性银行﹐在经过了与多家国际大型金融机构争相角逐的价格谈判中﹐终于由苏格兰皇家银行以31亿美元﹐取得中国银行10%的股权。换算成中国银行的市场总值为310亿美元(31亿美元÷ 10%)。

作为对比﹐我们看一下今年7月份在海峡对岸的台湾﹐进行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的公开标售﹐对象是同样有百年历史、资产总额410亿美元、分行数目有190家的彰化银行。标售过程中同样是不乏海内外各大金融机构竞相标购﹐最后由在台湾资产排名第8的台新金融控股公司﹐以11亿美元的代价﹐标购取得彰化银行股权的22.5%。如果换算成彰化银行的总市价值为50亿美元(11亿美元/0.225=50亿美元)。

中国银行 彰化银行
资产总值; 4,700亿美元 410亿美元
分支机构 12,000 家 190 家
员工人数 n.a. 6,087
释股日期 2005/08/18 2005/07/22
战略股东 苏格兰皇家银行 台新金融控股
估价市值 310亿美元 50亿美元

就银行单一分行的平均价值来评估﹐12,000家在中国银行的分行值310亿美元﹐平均每家分行值25万美元﹔而190家在彰化银行的分支机构值50亿美元﹐平均每家分支机构行值2,600万美元﹐其中的差距超过50倍。

在现代营销学里﹐经常强调重视的产品配售网络(Distribution Network)的价值﹐可惜在中国的银行体系里﹐这个价值完全体现不出来。也难怪有人质疑﹐中共政权为了打造外资看好中国金融市场的假象﹐不惜把咱们几代人累积的祖产﹐就这么给贱卖了。

当然﹐很多国外专业的分析师并不同意“中国银行被贱卖”的看法。他们多数认为﹐中国银行体系现有的坏帐(或称不良债权)的比例是世界最高的﹐如果把目前银行里的坏帐﹐按国际通行的坏帐处理标准﹐进行损失认列与摊提﹐恐怕许多银行立即面临资不抵债的窘态﹐马上要进行破产清算。所以付出31亿美元﹐只拿到10%的股权﹐简直就是高估了。不过在当前一片中国投资热﹐为了不失去中国潜在的商机﹐就算买张入场券吧。

因此﹐即便中国的银行存在大批管理不善、高管(官)腐败、大量冗员与支行过多的包袱﹐只要中国的银行是国家拥有﹐便可不按市场机制运行﹐银行破不破产由政府说了算。不过因为这家银行身处在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国﹐是目前所谓“地球上最后一个高速成长的地区”﹐只要俺想要卖个股份﹐你们买家就得排着队来商量价钱。

今年六月份﹐中国第五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准备在香港挂牌上市﹐这是中国境内的国有商业银行第一个尝试到香港股市募集资金。由于许多投资人对坏帐比例偏高、腐败弊案频传的国有银行总是存有一份戒心﹐当时主要的承销团都担心交通银行能否顺利发行﹐怀疑会有多少人进行认购。为了争取投资人踊跃认购﹐交银股票推介期间﹐承销团不断强调汇丰银行(HSBC)持有交通银行股份为19.9%﹐而且汇丰银行不会降低持股﹐还有意在未来增加持股。此招果然见效﹐大批投资人在认购日截止前﹐交出了认购交通银行股票的申请。

经过此役﹐资本市场终于揣摩出了一个重要的定律﹐虽然中国的国有银行早就坏帐成堆病入膏肓﹐不过只要事前找一些国际上知名的金融机构﹐ 先让他们以优惠价格成为国有银行的股东﹐然后作作文章说他们将学习自由市场的规则进行改革﹐等到要向公众圈钱的时候﹐再请这些得了便宜的国际大型金融机构出面抬轿﹐保证可以圈不少钱进来。如此一来﹐国有银行圈到了钱﹐国际大行捡到了便宜﹐倒楣的是那些跑得慢的投资大众﹐当然还有那堆没人管的“几代人累积的祖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