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新闻

医师寿命比常人短 保养之道首重健检运动

【大纪元9月27日报导】(中央社记者陈清芳台北二十七日电)医师整天帮人医病,研究数据显示寿命却比一般人短十年,最近精神科医师自杀、罹癌的讯息陆续披露于报端,医师之间纷纷彼此告诫照顾健康、要抽空做运动、定期做健检,有的医院怕医师自我诊断有盲点,甚至规定不能开药给自己服用。

台大医院泌尿部主治医师赖明坤说,别看医师收入好、地位高,其实医师也是人,寿命还比一般人少十岁,常常忙起来,就忽略了健康警讯,十多年前,他才第一次健检,就发现自己高血压,之后他很注意定期健检,但有的医师就真的忙到忘记。

在赖明坤的医师生涯中,见过不少医师罹癌、罹患精神病的实例,有位医师大便有血,做了超音波检查才发现大肠癌转移到肝脏,一年之后就病故,但抗癌期间还是在看诊。他说,另外有位医师爱喝可乐、吃薯条,才四十岁出头就罹患大肠癌;还有位肾脏科医师昏倒在门诊间,才知道自己患有肺癌,而且转移到脑部;一位内分泌科医师也是昏倒在门诊间,这才验出糖尿病;偶而也会见到医师压力太大而滥用药物,结果对麻药上瘾。

台北荣民总医院副院长李建贤指出,医师每天忙着照顾病人,压力也不小,前台北市议员陈进棋在竞选期间遭枪杀,在荣总急救时,一位在开刀的急诊医师突然颜色苍白不支倒地,换成医师躺上手术台,这位幸运捡回一命的医师原以为自己只是胆固醇过高,哪里想得到自己心脏血管塞住了。

医师属于自杀高危险群,大约十年前,台北荣民总医院发生院内感染疟疾事件,结果有位医师受不了责难而注射毒液自杀;长庚医院也曾经有位医师因为情绪不稳定,在病房演出“小李飞刀”惊魂记,吓坏同僚;长庚另外还有位医师以是自己感冒而强撑着看诊,结果在休息时猝死。

当医师变成病人,理论上最好把自己交给别人,但是要医师自承没照顾好自己,无疑是承认自己失败,所以,大多数的医师除非要开刀,否则多半是自己医自己,却没有想到,这样可能自信过度害了自己。 有鉴于此,长庚医院在医令医嘱系统中锁码,医师不能自己开药给自己吃,防止医师专业盲点或是错误用药;奇美医院则设立了“医师哈啦吧”,在舒适开放的空间中,让医师放松聊天,为负面情绪、身心不适,找出释放的出口。

台大医院教学部主任张上淳最近才做完健检,他说,自己是感染科医师,特别要注意胸部X光检查,提防院内感染肺结核,每年的员工健检,他是一定会做的,平常假日休闲,就运动纾解压力。 放眼看医师的休闲活动,多属于静态的阅读、听音乐,动态的活动则有网球、高尔夫、游泳、慢跑运动,但是,大多数的医师工作时间过长,假日还要参加医学会议、进修专业学分,有空的时间并不多。

耕莘医院精神科主任杨聪财说,少年维特如果有运动习惯的话,就不会如此烦恼(援引“少年维特的烦恼”书名),他特别强调运动舒解压力的效果,认为医师整天面对病人,下了班,陪陪家人,该睡就睡,还要抽出时间做运动,把自己照顾好,对病人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