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金管会:近三年涉掏空案 127件移送侦办

【大纪元1月10日报导】(中央社记者谢佳珍台北十日电)行政院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期货局局长吴当杰今天表示,最近三年移送检调机关侦办的上市柜公司涉嫌掏空资产及内线交易案件,共一百二十七件,已起诉二十七件;金管会仍会主动、持续与检调机关密切合作,并积极协助侦办,健全金融市场发展。

立法院财经法案促进会上午举办“二○○三至二○○五年涉嫌内线交易及掏空等弊案总检讨”公听会。

吴当杰说,证券市场不法案件的犯罪类型与态样不断翻新,掏空资产方面,常见资产高买或低卖、挪用资产、不当从事衍生性商品交易等手法;内线交易部分,常见利用公司财务、业务重大消息公开前,内部人或其关系人先行买进或卖出的手法。

吴当杰表示,最近三年移送司法检调机关侦办的上市柜公司涉嫌掏空资产及内线交易案件,共一百二十七件,其中法务部调查局侦办中计四十一件,各级检察署五十件,已结案九件,起诉二十七件。

他说,民国九十三年六月博达弊案发生后,金管会体认股市应加强改革,除成立专案小组完成承销制度、上市柜制度及上市柜后管理制度等相关改进措施,提升上市柜公司品质外,也从加强公司治理及强化与司法检调合作等方向检讨防范。

吴当杰强调,打击犯罪是金管会施政重点,对涉嫌掏空资产及内线交易不法情事,金管会及证交所等相关单位已积极查核搜证,也会主动与司法检调机关保持密切合作,并遵守保密及侦查不公开原则,积极协助侦办,促使不法案件得以速审速决,维护市场纪律。

台大法律学院教授王文宇说,台湾多数大型企业都是由控制股东或家族掌控经营,虽然这种形态在许多国家都相当盛行,但这些公司较易产生利益输送弊端,是不争的事实。

他表示,这些弊端有时以关系人交易的形式出现,有时甚至以掏空公司资产的方式进行,对此,目前虽然订有刑事责任,但却缺乏民事赔偿责任的规范。

王文宇认为,未来主管机关应修法,包括规范关系人交易、纳入最终控制者的概念、设置外部董事增加外部监督等。

新竹地检署对涉及和舰案的联电董事长曹兴诚提起公诉,但未具体求刑,立法院财政委员会召集委员、民进党籍立委林重谟(台北市)接受媒体访问时说,检调应具体求刑,且曹兴诚应真正辞去董事长职务,不要操控联电,才是股民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