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心得

幼稚园宝宝教育的建议(9):当孩子做错了事 (中)

一次和园里的一位妈妈聊天,谈到孩子的教育问题。这位妈妈说:“这孩子怕我,家里就得有一个叫她怕的。”当然,天下没有谁是完美的父母,叶子在这里也只是和大家一起探讨对孩子的教育问题。在我看来,在教育孩子上,父母与孩子如果是互相尊重的关系能使教育效果更有效的多。

其实对孩子的错误,我想我们成年人首先要采取一种包容的态度,小孩子淘气一些是他们的天性,世界上哪有不做错事的孩子。我们每个人都是这样长大的。每一次淘气,也可能就是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利用好这些机会,孩子就会走得更快,更好。

在这方面许多家长做的非常好,他们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口吻,是一种商量式的,建议式的,真正的把孩子视为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可以自由表达自己意见的物件。

当孩子做错事时,他们并没有火冒三丈,而是心平气和的告诉孩子:你为什么错了?你这样做的后果是什么?我希望你怎么样?并允许孩子陈诉他们自己的理由,总之非常的尊重孩子。而孩子在内心里也会很尊重自己,会陈述自己认为正确的理由 (当然可以是错的) ,也会为自己错误的行为表示懊恼,从而有意无意的约束自己的行为。甚至这部分家长还会反思,孩子的错误与自己有没有关系,例如,孩子不小心把珍贵的东西损坏了,是不是也因为家长把一些不该孩子碰的东西乱放等。如果真的是家长误解了孩子或是家长的责任,他们则会真诚的向孩子道歉。

而有些家长则采取“我让你怕”或“我今天要收拾收拾你”的方式,用自己的声音,动作造成一种“恐怖”的气氛。更不允许孩子的辩解,否则的话就视之为“狡辩”,“顶嘴”,觉得更是火上加油。孩子在恐惧中或是默不作声,或是茫然无措,于是嚎啕大哭,一场闹剧热热闹闹。但是这种“恐惧”的方法对孩子的教育有多大的益处呢?对于培养孩子健康乐观的心理,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多少意义呢?我想这也是我们都应该反思的问题。

尤其是在新西兰长大的中国孩子,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教育理念大部分都是自由,尊重,平等,但如果回到家中却是另外的一种文化,这种教育的不连贯性使原本大有可为的家庭教育大打折扣。@*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