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资讯

王番:图书馆—学龄前儿童的好去处

【大纪元10月22日讯】图书馆对大多数人来讲,都是去学习,查资料,借书还书。可是在美国的图书馆里,除了借阅书籍浏览报刊,还有着各种各样极为丰富的活动在那里举行。那里会有小型音乐会,放映电影,举办新书发布会,不同的专题讨论,育儿讲座,个人画展,小型的宗教活动,教学辅导…。无论婴幼孩儿,少年儿童,青少年,成年人甚至岁数很大的老年人,来到图书馆里都会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各种活动和自己的最爱。

我们社区的图书馆儿童部,有好多不同种类的儿童活动安排,全都以年龄分开。经常会举办儿童故事会,读书会,小朋友的唱歌表演会。几乎每周都有定时的活动,要想了解具体情况,可以到图书馆的咨询台前查问。这里真的是学龄前儿童特别好的学习场所。

我们从纽约州的罗切斯特(Rochester)来到新泽西州的时候,儿子只有一岁多。平时带他去的最多地方就是附近的图书馆儿童部,我们每周至少要去三次。一次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的儿童部,碰到五六位妈妈带着和儿子差不多年龄的小孩子,在聚会室(Party Room)里做着一种类似敲鼓的游戏,看到我们时便邀请我们一同参加。带着儿子加入到他们就地围坐的圆圈里,才看清楚其他妈妈每人手里都有一支铅笔和一个空的手纸盒,他们带着孩子在练习敲击节奏:“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这时图书管理员也为我们找来了一份儿,儿子马上来了兴趣,拿在手里就胡乱敲了起来。无论如何也停不住,直到敲累了,“鼓”也快烂了,他才把“锤和鼓”交到我手里。

他们也经常会有布袋木偶的表演游戏,在做这种游戏的时候,儿童部的图书管理员,在她的手上套着一只小娃娃的布袋木偶,跟大家说:“你们好!”家长带着孩子也一起说:“您好。”这时我就注意到,所有的孩子都睁大了眼睛全神贯注地盯着那个会摇头摆手的布袋木偶娃娃。然后图书管理员举着她的布袋木偶娃娃走到每个小朋友的面前,问他们叫什么名字,有的小朋友能自己回答,有的小朋友性格内向害羞,妈妈就可以同他们一起回答。五六个小朋友问过之后,游戏就算结束了,其实这也是为了让小朋友们近距离地观看如何摆弄布袋木偶娃娃。之后每个妈妈们都有机会再拿布袋木偶娃娃逗逗自己的孩子,学着图书管理员的样子跟孩子讲话。每个小朋友都是异常地兴奋激动。虽然游戏很简单,没有更多的语言表达,但看得出来小朋友们个个都很开心。在此同时图书管理员还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布袋木偶的故事画书,可供大家借阅讲给自己的孩子听。

这是儿子最早参加的“集体活动”,当时有位很热心的妈妈她叫Jennifer,曾是某学院的教师,自从生完孩子就成了全职妈妈,那会儿她的儿子是二十个月大。是她热情建议图书馆并具体配合他们,为这些个差不多年龄并且常来图书馆的孩子和家长特别组织的活动。固定每周二早上十一点到十一点半,召集一两岁的孩子由家长带着到图书馆来聚会。除了一些孩子们能做的最简单的活动,就是妈妈们轮流为大家读小故事,互相交谈带孩子的心得,彼此推荐自认为好的幼儿读物。

在此特别值得推荐的是《非常饥饿的小毛虫》(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书的作者是Eric Carle这本少儿读物从一只小毛虫,如何从虫卵成蛹做茧,最后变成了一只漂亮美丽的花蝴蝶的全部过程。故事简洁,描写极为动人;色彩艳丽图文并茂栩栩如生。同时教孩子们学会了一星期有七天的常识,还告诉了孩子们人们常吃的食物,水果,知识性及趣味性都尽在其中。

还有一本是讲变色龙的书叫《他自己独有的颜色》(A Color of His Own)作者是Leo Lionni。这本书是根据一年四季的变化,写变色龙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环境和不同的气温下,身体自然地变换着不同的颜色。画册印刷精美,红橙黄绿青蓝紫聚收眼底,绚丽多彩。这也是儿子当时最喜欢的一本有关学习颜色的书,后来我们去书店把他喜欢的那几本书都买了回来,直到现在这些几乎是被他翻破的书还都存放在他的书架上。

随着儿子慢慢长大,借阅书的种类也越来越多,他会按照自己的喜好分类,也知道各种儿童书和儿童的杂志期刊都放在图书馆的什么地方。在这种时候,我也常常提醒孩子,注意爱护图书,不可以折书页,学会用书签,这是公共的图书,供大家阅读。不可以把书弄脏,读书前后一定要洗手,特别要记得在规定的还书日期前把书还掉,最好的做法就是每次少借几本,读完就还,然后再去借别的书。

儿子还是挺有责任心的,有件事也曾让我感动。一日我俩儿借书回来,发现他拿着橡皮在一本书上蹭来蹭去,我说:“你在做什么?”他说:“不知是谁在书上乱画了很多线还有乱写字,我要把它擦掉,图书馆的书不能乱画。”那时他还不到三岁。每次我们去图书馆借书还书,儿子有个专用的书包,回来后把借的书放在家里书架的一层固定位置,读的时候去拿,读完了放回原处。哪些书是从书店买的,哪些书是从图书馆借的,他都分得很清楚。我发现他那时已经知道如何分类,归类和管理书籍,还有那份认真的态度。这些全是从图书馆培养出来的,儿子在那里真是受益匪浅,他是跟着图书馆长大的。@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