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台湾蓬莱米之父矶永吉 手稿曝光

【大纪元10月24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郭怡君/台北报导〕被称为“台湾蓬莱米之父”的日籍教授矶永吉,日治时代起在台工作长达四十六年,他遗留在台大农艺系的手稿、调查纪录及农业文献两年前转赠台大图书馆,近日经过初步整理发现,许多都是亚洲近代农业史的第一手珍贵史料!

台大校史馆助研究员张幸真指出,矶永吉不但是让台湾水稻耕种迈向科学培育的关键人物,调查足迹还遍及福建、海南岛和东南亚,因身兼台湾总督府农业试验所所长和台大前身的台北帝大讲座教授,日治时代总督府的农业相关公文,均送到台北帝大给他批准,如今保留在台大图书馆的文献纪录,不少是全球仅此一件的正本宝物。

台大农艺系名誉教授赖光隆指出,日治时代台湾水稻以在来米为主,从日本引进的稻种一直难以在台栽培成功,矶永吉耗费十多年的田间实验观察,先把当时良莠不齐的一千多种台湾稻米,严选出三百多种限定栽种,再用日本稻种杂交选育出能在台湾生长的“蓬莱米”,大大提高台湾稻米的品质和产量。

赖光隆强调,矶永吉的贡献不只在台湾,他长期累积的农业研发成果,结集成英文版的“亚热带稻米与作物轮作”,堪称亚热带农作的圣经。六○年代我国透过联合国粮农组织赠送印度的蓬莱稻种,也因此在东南亚试种成功。

矶永吉研发改良的还包括甘蔗、地瓜、木瓜、亚麻、咖啡、小麦和猪鸡品种等。因对台湾农业发展举足轻重,光复后矶永吉是极少数没被遣返日本、反被留用的日籍教授,一九五七年退休回日本时,我国政府为酬谢他对台湾农业的贡献,由省议会决议赠与他终生食用的蓬莱米,每年专程寄送到日本,直到他过世为止。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