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1+1

寡妇桥——贯婺桥

从前,婺州(今浙江金华一带)境内有一条小溪,叫怪溪。这条溪大雨三天涨大水,天晴三日见溪底。溪上建有一座石桥,叫贯婺桥,意思是从这里贯通到婺州,但当地人们却称其为寡妇桥,为啥哩?这得从朱震亨给人治病的事情说起。

这一年春天,连日阴雨,天花病流行。怪溪岸边村上有个寡妇的儿子也染上了天花病,到处求医服药,病情并未减轻,眼看就要死去。

寡妇急呵,邻居们也都替她担忧,大家七嘴八舌地说,赶快去义乌求神医朱震亨先生来看看吧。寡妇救子心切,不顾路途遥远、怪溪阻隔,雇了人,抬了轿子日夜兼程涉水去请。

赶到义乌丹溪,找到了神医朱震亨,寡妇说明情由,朱震亨二话不说,连夜坐轿赶往怪溪。不巧赶上上游下雨,溪水暴涨,朱震亨只得下轿,由两个抬轿的人搀扶过了溪。他湿漉漉、急匆匆地赶到了寡妇家,还没进门,就觉得气氛不对。朱震亨也顾不得换衣喝水,立即来到病孩床边,搭脉一看,脉息全无,不禁摇了摇头。寡妇一看,顿时哭昏了过去,左邻右舍也暗暗陪泪。

朱震亨看看这凄惨的景象,不禁叹息,不过,既来了,也就不能放弃任何一线希望。他又附耳贴着病孩的心脏听了听,并拿过灯看了看孩子的面容,将随身所带的银针拿出,对准穴位扎了一针,又仔仔细细地看看、听听,发现这孩子还有感觉。他忙对幽然醒转的寡妇说:“试试看,孩子说不定还有救。”

他这一说,房内所有的人都屏住了呼吸。朱震亨连忙开处方,要人赶快抓药,并要寡妇找来陈年黑枣数颗做药引,熬汁煎汤给孩子灌了下去。他坐在床边,寸步不离,一直守到天明,直至病孩醒转他才换去湿衣,并一连住了三天,直到孩子完全脱离险境,才回义乌。

临走那天,寡妇千恩万谢,定要大礼相酬,朱震亨却说:“我救了你的孩子,不是为金为银。”

寡妇说:“先生为救了我儿,重金酬谢理所当然,你不收下,叫我于心何安?”

朱震亨想了想说:“要不是落雨涨水,孩子的病也不会这样严重。你如一定要谢我,不如在这怪溪上造一座桥。”

寡妇一听朱震亨的话蛮有道理的,就出钱在怪溪上造了一座桥。桥造成了,专门请朱震亨给这座石桥取个名称。震亨一想,这是一条贯通婺州的小石桥,就提笔写了“贯婺桥”三个字。这三个字至今还刻在桥身上。

怪溪上有了石桥,人们来往便利多了。当地人都知道这座桥是寡妇出钱造的,所以又叫它寡妇桥,并一直传了下来。

文章来源:中国传统文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