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高压氧治疗邵晓铃 医师:有助减低脑压水肿

【大纪元11月28日讯】(据中广新闻记者徐韵翔报导)邵晓铃病情稳定、有自发性呼吸,昏迷指数维持在9,为了唤醒邵晓铃,医疗团队研拟评估以“高压氧”治疗方式,希望帮助她早日苏醒;医师表示,高压氧是让患者在压力舱中呼吸纯氧,减低水肿脑压、改善组织缺氧状况和提高免疫力等,应该有助邵晓铃病情,不过,一般昏迷、状况不稳定患者进压力舱,还是需经医护人员陪同,防范紧急状况。

邵晓铃虽然病况稳定,却持续昏迷,如何让她能够苏醒、病况更加好转,奇美医疗团队与医界努力讨论、交换意见,并且传出研拟利用高压氧的方式治疗。

敏盛医院副院长、高压氧治疗中心主任陈兴汉解释,高压氧治疗是让病患进入压力舱内,经由面罩或头罩呼吸超过一个大气压的纯氧,让病患经由肺部呼吸高压氧气,治疗时人数的不同,压力舱分为单人舱和多人舱两种,一般人在自然环境中呼吸时,氧气只有21%,剩下的79%是氮气,进入压力舱后,高压氧加压之后的“氧”是纯氧,让患者呼吸百分之百的纯氧,高压氧治疗、能够让血管收缩,依照病况不同调整气压。

高压氧治疗对于邵晓铃的帮助,陈兴汉指出,由于邵晓铃脑部水肿,高压氧能够让血管收缩、减低脑压,此外,也能够提供组织间氧气的分压,他说,在车祸或是受到重大伤害后的缺氧状态,人体周边组织与器官,有时会因为血氧浓度的降低造成器官病变,高压氧便是经过呼吸之后,帮助血红素将所有的氧带到全身,组织缺氧状况便会获得改善,也能够提高免疫功能避免病毒感染,此外,也能够提高抗生素加成效果,有助病情。

不过,陈兴汉表示,邵晓铃插有胸管,治疗时在加压环境必须注意,胸管处理必须谨慎,对于昏迷病人或危及病人,为防范紧急状况,医护人员会陪同进入高压舱内,提供护理与医疗措施;此外,高压氧治疗也可适用于包括潜水夫病、放射性治疗的后遗症以及车祸辗压伤、一氧化碳中毒和两到三度的烧烫伤、慢性骨髓炎等患者。

在邵晓铃急救期间,提供奇美医院“叶克膜”相关医疗经验的台大医院加护中心主任柯文哲则认为,一般病况不稳定的病人,需要考量到进压力舱后,病患若突然发生紧急状况需要急救的因应,因为退压需要约几十分钟时间,安全起见,必要时应该要安排医护人员在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