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关系

台湾开放兑人民币 学者质疑言之过早

【大纪元12月26日讯】〔自由时报记者陈丽珠、罗添斌、王孟伦/台北报导〕中央银行总裁彭淮南昨日在立法院财委会报告时指出,现阶段是开放人民币在台兑换的最好时机,不开放人民币收兑业务,人民币可能取代新台币成为交易媒介,希望政策应该越早开放越好,倘若陆委会松绑,央行于一周内即可开办人民币兑换业务。

立委赖士葆及雷倩昨日在质询时纷纷对新台币与人民币清算机制表达关切。

据指出,有关人民币在台兑换一事,各部会虽然已有开放实施的共识,但在具体措施上仍有歧见。以适用对象为例,财金部会认为可比照一般外币兑换作业,不设对象限制,但也有部会认为人民币流通与外币应有分别,适用对象上应有所限制。

此外,目前在金马地区试办人民币兑换作业,仅能适用在台币与人民币的兑换,不能以其他外币买卖人民币,或以人民币兑换外币,未来如果在台湾本岛实施人民币兑换作业时,是否比照办理,或者是可以进一步扩大兑换币别,相关官员说,还有待进一步的协调。

台湾大学经济系教授林向恺质疑,中国观光客开放政策都还没有定案,而且,未来还需要进行双边货币清算协定的协商,现在来谈人民币在台湾兑换,根本就言之过早,毫无意义。

林向恺指出,中央银行释出人民币在台湾兑换的讯息,显然是着眼于开放中国观光客来台,认为需求很大,问题是,这能为台湾创造多少经济价值?他表示,很多人用“产值”来推算中国观光客,可以为台湾带来庞大消费商机,但“产值”不等同于“利润”,在旅行业者恶性削价竞争下,中国观光客对台湾实质经济贡献,未来可能非常有限。

林向恺表示,很多人忽略大量涌入台湾的中国观光客之后,可能造成“排挤效应”,让欧、美、日旅客认为,台湾旅游品质很差。因此,中国观光客来台必须周延规划,而非急着表态、支持开放人民币兑换。

淡江大学产经所教授许松根也表示,一个国家货币兑换原本是很正常的事情,但两岸关系既敏感又特殊,必须谨慎周全规划;他并质疑,苏内阁最近在两岸经贸政策上动作频频,台湾行政院是否另有计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