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名将

【风云人物】长阪坡的救主英雄─赵子龙

【大纪元2月14日讯】赵云,字子龙,是《三国演义》蜀汉五虎将之一,素有“虎威将军”及“一身是胆”的美誉。其实赵云最令人后人称颂的不只是他的骁勇善战,而是他有不同凡响的优秀人格。

胸怀黎民百姓

在那战乱不已的年代,赵子龙择主的标准是“从仁政所在”,目标是“解民于倒悬”,这使他大大超出一般的赳赳武夫。他原是袁绍身边的一员猛将,因见袁绍私心过重且无救国之念,于是投奔公孙瓒。公孙瓒见到他以后大喜,表示:“听说贵州人皆归附袁绍,将军能到我这里,可算是迷而知返的冀州人。”但赵云却义正辞严的说:“人民因战乱处于水深火热,因此敝郡人决议,去寻找能解救人民的领袖,并不是特别亲附将军而疏远袁公啊!”最后他见到刘备是一位爱民的仁君,就投效了蜀汉。

长阪坡救主 义薄云天

刘备于新野败给曹操后,与大批民众一起撤退,并且命赵云保护老少。但赵云在混乱中与甘夫人、糜夫人及阿斗失散了,于是他奋不顾身冲入重围,七进七出长板坡,救出甘夫人与阿斗,这次事迹就是广受后世歌颂的“长阪坡救主”。另外,有人统计后发现赵云生平出战共30胜1败(这一败是为了计降姜维),他之所以骁勇善战、百战百胜,应该也是他负责尽职的缘故吧!

公正敢谏 谦逊廉洁

刘备夺取益州后,有人建议以成都的屋舍及城外的园地桑田,分赐给诸位将领,他以争取民心为重,坚决反对;刘备欲伐东吴,他又从战略大局着眼,竭力劝阻。在刘蜀的众多武将中,只有赵云两次从根本大计上,向刘备直言规谏。他一向克己奉公、不徇私情,不凭一己好恶办事,故深得刘备赏识。另外,他也是刘备所有军团中,和诸葛亮配合最好的将领。《三国演义》中常看到诸葛亮说:“非子龙不可”由此可知,他在诸葛亮心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在诸将中,他的资格仅次于关羽、张飞,又有救护刘禅之功,可是他从不居功,也不争名夺利,对后来居上者也能友好相处,这种胸襟是蜀汉其他将领所不能及的。子龙一生廉洁,不纳一妾、不茍一文,可以说是中国历史武将中难得一见的表率。

尽管赵云形象不及刘备、关公及张飞等人的丰富与深刻,但后人认为他是《三国演义》中仅次于诸葛亮的最受喜爱人物。主要原因应该是他一系列的美德,使人不由自主地对他产生仰慕之情吧!@*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