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传说

【风云人物】 笃志译经为弘法─玄奘(下)

【大纪元2月23日讯】

菩萨点化 高僧传授

他在中印度游历了三十多个国家,沿途向名僧学习佛教经典。对玄奘影响最大的是烂陀寺,烂陀寺是中印度一座著名佛刹,也是全印度最高佛教学府,住众一万三千人,其中知名高僧学者甚多。他在此拜年过百岁的老住持戒贤为师。

住持戒贤论师,是全印度佛教领袖,尤其是唯识学的泰斗,深受国王尊重。唯因奇疾所苦,有一夕,忽梦见三位圣者,一是黄金色的文殊菩萨,一是银白色的观音菩萨,一是水晶色的普贤菩萨。普贤菩萨告诉他:“你前生曾在此土做国王,因伤杀太多生灵,今生招致此痛疾之报,虽是痛苦不堪,但不必寻死。三年后中国将有一僧来印求法,您可尽量将唯识学传授给他,使大法流传中土。其业愆便可消除,痛疾也即消灭”。果然,玄奘求法来到那烂陀寺,证明梦中事是真实。他非常高兴,就将生平所学都传授给他,又让他出外参访明师数年。

玄奘法师在印度各地游学,前后参访十七年之久后,决定回国弘通所得。

不慕荣华,一心弘法译经

玄奘回国的消息传开以后,戒日王千方百计地挽留他,迦摩缕波国的鸠摩罗王表示,只要他留在印度,要为他造一百座寺院,这些优厚待遇没有动摇他回国的决心。他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正月二十五日,经过长途的奔波,终于回到长安。史载以“道俗奔迎,倾都罢市”叙述当时的盛况。

玄奘西行的非凡经历,引起唐太宗的重视。二月,唐太宗接见并二度劝其还俗出仕,玄奘均婉言辞谢。后奉唐太宗之命,由他口述,由其弟子辩机执笔撰《大唐西域记》十二卷,记载他亲自经历及所闻138个国家的地理位置、风土人情等、物产气候、政治文化等情况,成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后被译成英、法、日等外国文字,受到国际学者的重视。

自贞观十九(公元645年)年开始,玄奘主持译经,至公元663年的十九年中,玄奘一生共译佛教经论75部1335卷,无论是翻译数量,还是质量,都是空前的,玄奘既精通梵文,又精通汉语,所译经典既不失原旨,又通顺流畅,便于中国人阅读。同时他又把中国古代著名的哲学著作《老子道德经》译成梵文,传播于印度。

译经完成的第二年即公元664年二月,玄奘就圆寂于铜川玉华寺,遗体奉旨运回长安安葬。安葬之日,京城附近五百里内,百万人送葬,夜里庐宿墓旁的达三万余人。唐太宗写了一篇《大唐三藏圣教序》,赞扬玄奘西游。

玄奘取经心志坚定,不畏艰难,实乃体现修炼人放下生死的一生;是与名利情决裂的一生。他始终不悔,考验,终能有所成,其精神值得我辈学习与敬仰!@*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