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要闻

骆明永 收藏乡土情 家中满台湾

【大纪元3月13日讯】〔自由时报记者袁世忠/台北报导〕有些人喜欢收集邮票、有些人喜欢收藏钱币,竹科工程师骆明永却选择收集“台湾”造型物品,用收藏来珍爱台湾。

捡石头燃热情 至少百多种

走进骆明永的家,墙上挂的、桌上摆的、书架放的、椅子下藏的,到处都有“台湾”。从单纯的雕塑、石头、花盆、蜡烛,到茶盘、时钟、钥匙圈、砚台,就连一岁多女儿玩的陶笛也是台湾造型的设计。屋子内外加一加,最少也有一百多种。

骆明永说,从专科开始,就对“台湾”有着莫名的热情,甚至因为插大、研究所时积极参与本土社团活动,当兵时还被列为“重点份子”。刚好几年前,和朋友一起去爬山,无意间在路边捡起一块外型酷似台湾的石头,爱不释手的他,从此就展开了收藏“台湾”之路。

骆明永指出,除自己四处张罗外,还有朋友自制送给他。例如桌上放的台湾造型蜡烛,则是歌曲“母亲的名叫台湾”作词者王文德作品。他也常常在拍卖网站上找,不但买到雕塑品、总统府特制送给贵宾的茶杯,甚至连民国七十年台中火车站印有台湾图样的火车时刻表都可以买到。

提到自己最喜欢的,他小心翼翼地从盒子中,拿出一个塑胶袋包着的木制名牌指出,这是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台湾学生使用的,正面不但有学生的班级、名字,背面还刻着学生的血型,虽然不知道这名学生现在在哪,不过由于充满故事与想像,当初在网路上一看到,尽管喊价一千元,还是二话不说买下。

骆太太也笑着表示,有一个朋友去附近书店逛,结果看到店中展示“台湾”造型摆饰,她兴奋地找店长说:“我的朋友是骆明永,他收集很多台湾造型物品…”,没想到,店长竟然回答:“这个就是他借给我的!”才知道他的收藏多到已经“溢”到附近的店家了。

骆明永语带无奈地说,现在有的东西已经不容易在台湾生产了,反倒出现不少中国制的“台湾”物品,对台湾人而言,实在是最大的讽刺。希望有一天能展出这些物品,让大家知道,台湾除了政治图腾之外,还有许多丰富的文化意义。

——————————————————————————–

推广台湾百合 夫妻携手前进

〔自由时报记者袁世忠/台北报导〕骆明永不只是收藏台湾造型物品,他还为了推广台湾百合,和太太两人组成“台湾百合工作室”,搜寻或自制许多以台湾百合为主题、图案的物品,希望将台湾百合的精神,带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骆明永表示,台湾百合是台湾原生特有种的植物,能适应恶劣的环境,就算是碎石堆、石头缝,或是海拔零到三千多公尺阳光充足的地方统统都可以生长。将一颗小小的种子在冬天种下,次年夏天就可以绽放美丽的花朵。

他认为,这样的特性,用来比拟台湾人的坚毅个性,实在再好不过了,因此前一阵子新闻局举办“票选台湾意象”活动时,他们就非常兴奋地发起网友投票给台湾百合,虽然最后没有进入前五名,不过至少引起网友们的注意。

骆明永和太太除了假日会上山下海到处去拍摄野生台湾百合的照片外,也制作许多以台湾百合为造型的明信片、月历销售推广;另外,他的父母、伯父也在桃园帮忙种植了许多台湾百合,让喜欢的朋友可以买得到,不必去采摘自然环境中的原生百合。

骆明永指出,一般民众对于台湾百合的认识真的很少,还常常会把外来的香水百合、铁炮百合当成台湾百合。例如前一阵子电视台连续剧“台湾百合”中,竟然演员剧照通通都是使用香水百合,让他看了啼笑皆非。

专长环工的骆明永也表示,台湾人对于台湾百合的冷漠与忽视已使其数量减少甚多,反倒是日本不但引进,并以“台湾百合”和“铁炮百合”培育出“新铁炮百合”。因此,希望邀请更多朋友来关注台湾百合,一起来种植属于台湾的花。